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支付寶進入臺灣消費圈
2015年,支付寶在臺灣統一阪急百貨臺北店祭出優惠補貼,吸引陸客使用支付寶付款消費。(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據臺灣《旺報》報道,在天貓網站做生意的浙江商人胡繼云多年前娶了高雄老婆后即定居臺灣,他觀察到,大陸朋友用支付寶要遠多于微信,大陸支付寶第三方支付系統雖不受臺灣管轄,但隨著兩岸小額在線線下交易的增加,已經快成為臺灣人生活的一部分。
臺灣在網絡上搜尋代辦或者協辦支付寶、微信賬戶的公司愈來愈多。在嘉義市批發商品的焦坤鈺常上天貓買東西,迫不得已在大陸弄了個賬戶,“搞很久才把手續弄齊全”,想盡辦法把支付寶給辦出來。他透露,某些同行是跟大陸朋友“借人頭”,用大陸人的賬戶來下單付款。
據報道,支付寶跟微信支付在臺灣能使用但多半是受付方。實體店面要接受支付寶,必須跟元大銀行申請,當消費者刷過手機之后,該筆金額先換算成人民幣從大陸的賬戶里扣款,再轉成新臺幣回到元大銀行進入受付者賬戶。為避免小生意人損失匯差,若產生匯差由元大補差額。
高雄市的許小姐在大陸做生意至少15年,在她看來,臺灣的移動支付落后大陸一大截,只能用來付款,而大陸的移動支付早就結合轉賬、理財等功能,朋友間金錢往來,幾秒鐘就劃過去,方便又省事。
長住廈門的金門人陳先生,說他日常生活很少帶超過100人民幣的現金,即使路邊買瓶水“手機嘀一下就好了”,反而偶爾回到金門時,身上常忘了帶錢,老是出糗。(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臺灣 支付寶 大陸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