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袁隆平“種三產四”豐產工程2016年增產稻谷16.5億公斤
新華社長沙12月9日電(記者周勉)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9日宣布,由袁隆平院士領銜的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2016年共增產稻谷16.5億公斤。
湖南省雜交水稻中心黨委書記馬國輝介紹,今年湖南省共有53個縣(市區)參與這一豐產工程,面積1337.5萬畝,比2015年增加140.9萬畝。其中實施“中超”(中稻)模式的邵陽市隆回縣,今年“種三產四”面積達15.0萬畝,平均畝產達到728.9公斤,比實施前5年平均增產179公斤,增產34.5%;實施“晚超”(晚稻)模式的常德市石門縣完成“種三產四”種植面積15.8萬畝,平均畝產608.5公斤,畝增產稻谷170.6公斤,增產38.9%。
馬國輝介紹,按照“單產與項目實施前5年平均單產比較”進行估算,2016年項目總增產稻谷達16.5億公斤。項目實施10年來,通過栽培體系與種植模式的不斷完善,已形成了5種適宜湖南不同生態區域水稻生產的超級雜交稻種植模式,并在全省范圍內推廣。
“種三產四”豐產工程致力于中低產田的增產,由袁隆平于2006年提出,即“運用現有的超級雜交稻技術成果,用3畝地產出4畝地的糧食,大幅度提高現有水稻的單產和總產,提高農民種糧的經濟效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袁隆平表示,2017年湖南省將力爭推廣1500萬畝,產出原來2000萬畝耕地產出的糧食,即多產出20億公斤糧食。安徽、河南、廣東、廣西等省區也積極跟進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期望到2020年全國發展到6000萬畝,能產原來需要8000萬畝耕地才能產出的糧食。(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袁隆平 種三產四 增產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