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中醫藥應融入生活 要改“處方藥思維”

2016年12月05日 10:42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中藥產值猛增,一定程度上是醫療市場‘過度用藥’的結果。隨著醫改的深入,這種‘過度用藥’只會成為歷史。”

“熱衷于研發新藥、做處方藥的企業,應該換換思維了!”

“只有將中醫藥融入百姓生活,才能最大發揮中醫藥的作用,才是最大的中醫藥產業!”

……

在12月2日舉行的“2016健康中國與中醫藥發展高峰論壇”上,云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鄭進表示,中醫藥之所以未能成為主體醫學,首因是中醫藥不能真正融入到國民日常生活中,沒有與之匹配的文化土壤和氛圍。

據了解,該論壇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新華社《經濟參考報》主辦,中國中藥協會與康美藥業聯合主辦。

如何讓中醫藥融入百姓生活?鄭進給出了四方面建議。

第一,要加強政府引導。中醫藥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在黨委政府。他舉例說,綏江縣是云南一個小縣,只有16萬人口、800平方公里,但真正做到了中醫藥融入百姓生活。縣委書記親任中醫藥預防保健領導小組組長,成立了獨立于當地衛生局的正科級縣直部門——中醫藥預防保健科。

綏江縣要求,每個單位、部門都要培養一個中醫骨干,以示范、帶動、引領所轄區域人員用中醫藥知識和理論來預防保健;每個村須有一個示范戶,帶動這個村的全體老百姓來種中藥、用中藥;每個村衛生室必須栽種50種以上中草藥,要教會所有村民使用;中小學必須每周上一節中藥課,而且家家戶戶都掛圖解。

第二,中醫藥行業要有作為。國家出臺的預防保健、養生康復規劃和政策很多,但為何很難落實下去?因為,衛生工作重點已從“治病”逐漸向“治未病”轉變,但我們的體制機制沒有轉變,缺少人員隊伍、標準制定滯后。

第三,社會必須要參與。傳統意義上的大學、科研院所,以研發新藥為主,對百姓日常真正所需產品的積極性并不高。這些年來,中藥產值猛增,一定程度上是一段時間內醫療市場“過度用藥”的結果,但隨著醫改不斷深入,這種“過度用藥”只會成為歷史。所以,熱衷于研發新藥、做處方藥的企業,應該換換思維了,順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重心的調整,去承擔中醫藥的保健、預防、康復、養老等責任。

第四,文化上必須要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現在,能夠用中醫理念指導養生保健的并不多。保健因人而異,不吃什么,該吃什么,吃多少,由每個人的體質所決定。此外,治未病應該成為全國民眾共有的基本理念,要讓中醫藥融入國民的日常生活。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發揮中醫藥的作用,才是最大的中醫藥產業!


編輯:趙彥

關鍵詞:中醫藥 中藥 處方藥思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日本曰女人免费在线刺激 | 一a在线视频插进去了 | 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人人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不卡 | 久久中文亚洲资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