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香港優異生:了解中國歷史才能理解時事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勵進教育中心昨日舉行“中銀香港中史優異生獎學金”頒獎禮,共有十位在香港中學文憑試(DSE)中歷史科成績優異,并入讀本地大學歷史系或選修中史課程的學生獲獎,每位同學獲得港幣五萬元的獎學金。中聯辦副主任仇鴻頒獎予葉學錝等五個學生。
勵進教育中心舉行“中銀香港中史優異生獎學金”頒獎禮,中聯辦副主任仇鴻(前右七)頒獎予得獎學生。
得獎者之一、中文大學歷史系一年級學生何穎琪說,從小特別喜歡秦始皇的歷史,因為那段歷史記載不多,秦始皇的神秘色彩慢慢吸引她接觸中國歷史,并產生濃厚的興趣。她說,中國歷史有助學習其他學科,例如通識的答題框架和中國歷史相近,都是先提出主題句,然后慢慢闡述內容,再用例子印證觀點。
何穎琪畢業于香港真光書院,她說,讀歷史必須多閱讀不同國家、不同角度的書,看它們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她感謝中學老師不單教授課本知識,更會教她多角度思考歷史事件,例如岳飛一向被喻為“精忠報國”,但另一個角度,岳飛被賜死的下場是因為宋朝重文輕武,一直擔心軍人專政,而岳飛有其“岳家軍”,朝廷會擔心岳飛兵變,老師講解之前,未想過從這角度思考。
對于初中中國歷史改革,有指中國歷史會變相成為國民教育科,何穎琪認為教育界人士要把關,不會完全將歷史偏頗。她直言,讀中國歷史本身已有國民教育成分,增加對中華民族身份的認同,例如了解宋朝在科研和文學鼎盛,國民如何和外族融合,都能增加民族自豪感。她認為增加文化史是好事,但現時中國歷史科考核范圍大,如果再增加內容,可能會令更多學生對中國歷史科卻步。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一年級生葉學錝,贊成增加近代史,“因為日本侵華,產生‘慰安婦’事件,傷害不少人的心靈,中英聯合聲明等亦和香港有切身關系。”他認為了解中國歷史,才能了解時事。香港大學歷史系一年級生張灝賢認為,增加文化史沒有問題,但減少政治史分量,易令學生缺乏基礎了解當時社會百姓的生活面貌。
了解中國歷史 增民族自豪感
勵進理事會主席范徐麗泰表示,特別感謝得獎學生的老師及校長,若不是他們循循善誘的教導,學生未必有如此優良的成績,亦未必選擇中國歷史為就讀的課程。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風險總監李久仲說,了解中國歷史,能增加作為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更清楚知道所謂的“港獨”和民族自主并不符合大勢。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歷史 香港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