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筑牢“舌尖上的防線”

全國政協"加快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雙周協商座談會綜述

2016年11月25日 08:50 | 作者:韓雪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食品安全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為了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改革步伐,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著力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食品安全監管,同樣得到全國政協、各民主黨派中央和政協委員們的高度關注。今年9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陳曉光分別率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和民盟中央聯合調研組,就“加快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到湖南、福建進行專題調研。

經過前期充分調研,11月24日下午,以“加快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為主題的第59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在全國政協禮堂如期召開。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十余位來自相關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們齊聚一堂,就如何加快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建言獻策。

思想重視是關鍵改革力度靠深化

當前,群眾最關心的公共安全問題,就是食品安全。

今年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之責。

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委員們對此也形成共識:食品安全不僅應當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級政府還要將保障食品安全作為維護公共安全的重點工程進行研究和推進,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切實回應人民群眾的期盼和關切。

思想上高度重視,是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先決條件。而法律法規的權威樹立和標準體系的完善,是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保障。

新的食品安全法出臺后,我國食品的安全監管有了根本的法律依據?!暗诩毞謱I領域方面尚缺乏具體的法律規范,在標準制定上也還有較大空間?!毙燧x常委舉例說:“截至2014年10月,歐盟在10大類共315種食品中制定了136923項農藥的限量標準,我國規定了284種食品中的3650項農藥的限量標準,與歐盟相比,我國尚欠缺10萬項?!?/p>

對此,徐輝常委建議盡快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的修訂工作,形成更多細分領域的食品專門法律法規。吳剛常委也明確提出,“加快食品安全新標準的制定公布,同時督促各省(區、市)盡快出臺加強‘三小’監管等管理辦法?!?/p>

“注意不能將一般性的產品標準等同于食品安全標準?!狈絹碛⑽瘑T特別提到,食品安全標準只調整安全問題,不調整一般性的質量問題,因此標準應該全國統一,強制執行。

“食品安全監管事權劃分是當務之急。”田惠光常委在調研中發現,省級及以下監管部門事權劃分并不清晰。“一個不足10名監督員的監管所執法涉及的法律法規共計500多個,基層難以應對?!睂Υ?她建議深化改革力度,明確各級監督機構所負的主要責任、具體分工。

其他委員也提出,應分級分層地明確省、市、縣的事權劃分,這樣,相應的人才隊伍才能夠按照分級分層地要求去管理。

借助科技力量提升監管實效

食品安全監管離不開檢驗檢測技術的支撐。會上,岳秉飛委員談到不少檢驗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各地檢測機構整體實力不強,基層檢測能力不足;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精密儀器缺少專業操作人員而成為擺設。”

委員認為,如今中國食品安全事件除部分人受利益驅使外,大多是在生產、運輸、存儲等多個過程缺乏全流程監管意識和從事檢驗專業人才匱乏,客觀上無法進行有效的檢測與監管。

對此,田中群常委觀點明確:“以科學儀器的創新,提升監管實效?!痹谒磥?科技創新和制造業水平的提升,使各類科學儀器逐漸走向千家萬戶,其便攜簡便價廉還可作為快速篩查工具,更容易推動基層機構和廣大百姓的接受度。“很有必要抓住這些重大科技動向,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p>

“鼓勵食品生產企業和政府職能機構與儀器生產企業開展試點性合作,推動一批快檢便攜儀器產品進入基層食品安全監管系統?!痹谔镏腥嚎磥磉@很有必要。

“可借鑒國外經驗,建立食品產業集群,將分散的中小企業集中到食品加工園區,實現集中交易、集中監管和集中檢測,在園區內發展第三方研發、檢測中心,提高監管實效。”李奇委員說。

委員認為,信息科技手段的運用,同樣會對提升監管產生實際效應。

李奇認為,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整合行業本身和上下游資源信息,通過集中交易、集合物流,減少產品質量和安全風險,提升監管效應。

農產品是食品安全的源頭?!笆秤棉r產品信息跨部門共享共用和跨地區互聯互通管理平臺的缺失,已成為制約農業準出與食藥準入之間有效銜接的關鍵技術屏障。各環節的安全風險不僅獨立存在,而且容易傳導到消費環節?!边@恰恰是王修林委員最為擔憂的。他建議從整合部門信息資源和監管職能入手,“整合食藥、農業、工商、質檢、檢驗檢疫等部門監測數據資源,建立跨部門共享共用和跨地區互聯互通的全國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p>

在這方面,高體健常委也深有同感:現在僅靠“徒步執法、肩挑人扛、望聞問切”難以實現有效監管,必須走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現代化的監管之路?!俺浞掷卯數馗咝!⒖蒲性核?、衛生機構以及大型企業的食品檢驗資源,發展和利用可靠、快速、便捷、精準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切實提高技術支撐能力。”

監管離不開職業化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人才隊伍建設是委員們在發言中都涉及到的一個重要方面。

徐向東委員所介紹的改革后的浙江市場監管隊伍現狀有一定代表性:“人員數量有明顯增加,但食品專業監管人員并未相應增加。某市814名市場監管干部中食品及相關專業38名,占比僅為4.7%。根據強化基層監管力量需要,食品藥品專業人員下沉到市場監管所,每個基層站所基本只有1-2名?!?/p>

針對隊伍建設薄弱和基層工作人員職業上升空間小的現狀,田惠光建議應逐步建立職業化的食品安全監管隊伍?!爸贫ǜ骷壉O督機構人員準入、繼續教育計劃,逐步做到持證上崗;建立科學合理的專業人員技術系列和晉升制度,調動監督員鉆研業務的積極性;采取政府購買崗位的方式逐步解決人員不足?!?/p>

為確保合格的檢查員能夠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高體健常委呼吁建立職業化的食品檢查員隊伍,由國家、省級或市級監管部門統籌調配使用,實行體現食品藥品監管專業性、技術性特點的薪酬制度。

要做到用高科技強化食品安全監管隊伍,田中群認為,“不僅需要政策和資金引導各類科研單位的高水平人才投入,更需要在國家層面盡快組織高水平專家,通過網絡視頻培訓班和各類網絡課程,以系統培訓提升基層監管人員的綜合技術素質?!?/p>

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形成社會共治合力

社會共治是新《食品安全法》的原則之一。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政府及部門更向內著眼于職能整合、技術能力構建等方面,“社會共治”并沒有職能部門對應負責。

高小玫常委在調研中深深感到,目前食品安全監管中的社會共治,更多在理念,外部發動不夠。“政府應主動作為!”她建議將“社會共治”的要求明確為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的職責,落實牽頭和責任部門。

要實現社會共治,就不能僅僅是加強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共享機制,還要加強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共享。彭靜委員借用例子闡述觀點:“譬如,建立健全政府向高校、科研機構等有關組織和社會公眾征集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完善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與‘紅黑榜’披露制度,細化食品安全風險預警與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披露制度等,使社會公眾能夠及時、便捷地取得可靠的食品安全信息。”

不僅僅是加強與社會公眾的信息溝通和共享,政府部門也要提高與社會機構的合作意識。

“一是主動放權給第三方機構,落實向社會購買服務。二是緊密聯系專業院校,及時獲取研究成果跟進監督。三是加強與學術團體、學會組織的合作,開展科普活動、提供公共信息,培育其權威性?!备咝∶党N粲鯇Φ胤教剿鞒鰜淼暮媒涷瀾敺e極推廣。

“譬如,重慶市政府強制規定中小學每周或者每兩周安排一次食品安全教育課。”

“譬如,《深圳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鼓勵業內人士舉報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業潛規則?!迸盱o委員在發言中列舉兩個地方經驗的例子后又談到:“除了‘業內人士’等知情人舉報外,一些具有打假能力和打假意愿的人也應當從正面得到政府的積極引導?!?/p>

“還應鼓勵探索新生的食品安全問題的社會監督。”高小玫補充道:“如網絡食品的平臺監督,支持行業組織自律,引導其參與‘食品安全信用評價’,而要實現這些,首先需要鼓勵并培育專業的食品安全監督組織的建立?!?/p>

……

雙周會場圓桌的正中間矗立的一座落地鐘,上面的分針已經不緊不慢地盤旋了快三圈,而圍坐會場一圈的委員們雖然逐一分享了各自的體會、感受、思考和建議,卻似乎還沒有說夠,因為他們心中還有一份沉甸甸的期待:早日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編輯:薛鑫

關鍵詞:食品 安全 監管 政協 雙周協商座談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三级情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一线高本道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页 |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 亚洲综合网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一页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