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社會服務 社會服務
將黨派之力傳遞到社區群眾中
上海市各民主黨派與曹家渡街道成立特色共建基地
“我曾經是一名社區矯正人員,正是各位老師的無私幫助,讓我告別過去,回歸社會。”11月初,通過多次社區矯正,曾因賣假貨被判緩刑的陳某成了一家小店的業主,生活重新走上正軌。期間,民盟上海市委陽光矯正團隊積極引導,在社區矯正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滬上民主黨派以市委組織、成員參與的形式,主動送服務進基層,將黨派之聲、黨派之力傳遞到社區群眾中。民主黨派通過街道這一平臺,將醫療、文化、科普、法律及社區矯正等專業化的社區服務送到了居民家門口,大大提升了居民“獲得感”。
曹家渡街道社區居民老齡化現象較為明顯,但街道區域內沒有三甲醫院,專業醫療服務資源比較匱乏;各類文藝展演多限制在居民自娛自樂,居民參與熱情日漸消減;各居民區里文化團隊多,但指導老師資源有限。“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社區人才資源有限,無法滿足居民們快速增長的需求,這就需要動腦筋想辦法借助‘外力’。”曹家渡街道黨工委針對這些短板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創新社會治理,推進區域化黨建的背景下,街道深入梳理與整合各類資源———先后與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共建“科普基地”、與九三學社靜安區委共建“健康咨詢基地”、與民盟上海市委共建“社區志愿者服務實踐基地”。
兩年來,各民主黨派在醫療服務、文藝展演、社區矯正、法律援助、社區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各類活動近35場,讓居民每個月都能享受到“家門口”的服務。與此同時,街道也將黨派共建工作列為2016年度街道實事項目,街道和民主黨派在社區中深入開展了互動合作,形成了資源互補、信息互通的社區服務平臺,為居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社區服務。
“社會服務不是簡單的做好事,而是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基礎、延伸、舞臺,是民主黨派樹立自身形象、夯實群眾基礎、擴大社會影響的重要渠道。”民盟上海市委社會服務部負責人這樣定義民主黨派與社區共建。
自2015年起,民盟志愿者們與曹家渡司法所結對,組建了以“律師、老師、心理咨詢師”構成的“三師助一”陽光矯正團隊,每月一次幫教矯正對象。
66歲的盧阿姨家住康定居民區,患有心血管疾病,由于腿腳不便,很難去醫院作檢查。幾乎就在家門口的健康咨詢,讓她十分受益,“他們都是三甲醫院的專家,平時掛號都掛不到,沒想到會來社區里為我們看病。”據了解,街道攜手九三學社上海市委、九三學社靜安區委,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分別在養老院、兩新樓宇及居民區內開展了多次大型義診、咨詢類服務,惠及居民、群眾近千人次。2015年年底,健康咨詢基地還深入各個居民區中開展了“亮康行動”,為老人們檢查眼睛,并為白內障老人提供免費的診療機會。
九三學社上海市委社會服務部負責人認為,民主黨派參與社區共建是一個雙贏的結果。“各民主黨派人才薈萃,資源豐富,能為居民提供高質量的社區服務。同時,通過參與社區活動,民主黨派成員有了更多接觸社會和反映社情民意的素材和機會,也為他們提供了發揮專長、多作貢獻的平臺。”
編輯:韓靜
關鍵詞:上海市民主黨派 特色共建基地 社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