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構建周邊外交新格局
周邊外交對我國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周邊外交在我國外交大格局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既有其自身的基礎體系和戰略架構,又與大國外交、發展中國家外交、多邊外交存在密切互動關系。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積極通過對話談判和友好協商解決包括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在內的各種分歧和問題,努力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作出了不懈努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周邊外交與總體外交相互銜接、密切配合、相輔相成,周邊外交理念成為我們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內容。習近平同志關于周邊外交有大量論述,包含著豐富理念和深刻內涵,主要包括以和平、發展、合作為主要內容的時代觀;以親、誠、惠、容為核心的互利互補、共同繁榮的共贏觀;倡導和平和睦和諧理念、互相尊重、和諧共處的文明觀;正確對待義利關系,重視道義與責任、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義利觀;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共同開創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亞洲安全觀;統籌大局,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國家權益觀;等等。
“一帶一路”倡議和對外合作戰略,是我國周邊外交理念的集中體現。“一帶一路”倡議體現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利益共同體意識、責任共同體意識。命運共同體是基礎,利益共同體是紐帶,責任共同體是保障。“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的倡議,也是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愿望。
中國周邊外交理念體現了中國智慧,以中國和合的傳統文化與哲學意蘊為基礎,追求和諧、和睦與和平,倡導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引導中國周邊外交實踐不斷創新,逐步形成新的合作大格局。這種大格局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具有戰略支撐意義的“兩基礎”。即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系為西北方向的基礎,以中國與東盟和其成員國關系為東南方向的基礎。
倡導合作互利共贏的“兩翼”。即總體上呈現出東西走向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一帶”可以和歐亞大陸橋這一增長繁榮、改革進步和文明共榮之橋相依托,通過加強上海合作組織與歐亞經濟共同體合作,貫穿亞、歐、非大陸,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系、相互交往與合作更加緊密,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一路”起于中國和東南亞,南向太平洋島國延伸,通過印度洋,連接南亞、西亞國家,到達非洲和歐洲。“一帶一路”沿線并不是一條單線或直線,而是多線、多方向的組合。東南亞和南海地區是建設的重點區域之一,非洲特別是東非、北非也是沿線貫穿和輻射之地。
適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需要的“兩大經濟圈”。即一頭是活躍的亞洲太平洋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大西洋經濟圈,中間是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廣大腹地國家。“一帶一路”是連接兩大經濟圈的紐帶與橋梁,是聯通亞歐非和東西方的友好合作通道。“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鮮明的互利性、開放性和包容性。“一帶一路”是沿線國家經濟騰飛的“兩只翅膀”,互聯互通是這兩只翅膀的“血脈經絡”。
中國周邊外交理念的幾個方面相互聯系,是密切關聯的整體。中國將著眼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依托友鄰,面向周邊,輻射多邊,鞏固睦鄰友好,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拓展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成果影響,繼續踐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提升我國參與國際治理的能力,書寫周邊外交新篇章。
(作者為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17日 07 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外交 周邊外交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