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地鐵“丟書”能撿回曾經的閱讀習慣嗎?
上下班途中,在地鐵里拿本書或者拿份報安靜閱讀,是許多北京人的美好記憶。昨天,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一場“丟書大作戰”活動引起了人們關注。舉辦方在地鐵、航班、順風車“丟”下了1萬本書,呼吁更多人利用通勤時間開卷讀書。不過也有乘客提出質疑:“在早晚高峰人擠得都轉不開身的地鐵里,這場文化秀是不是選錯了地方?”
地鐵“丟”書選錯地方?
昨天一早,上班族邱先生在北京地鐵二號線“意外”撿到了一本《擺渡人》,“看了一路,心情好了很多。”邱先生遇到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丟書大作戰”,發起方就是曾策劃“逃離北上廣”活動的新世相。據悉,昨天早上8時起,有10000本書被丟在北京、上海、廣州的地鐵、航班和順風車里,參與者不乏魯豫、徐靜蕾、黃曉明等各界名人。每本書的扉頁都帶二維碼追蹤系統,掃碼可查看這本書的漂流軌跡和此前讀者的留言。
但對于突然出現在車廂的書籍,趕早高峰的乘客有著不同的看法。
記者在14號線、7號線和5號線隨機采訪了18位地鐵乘客和4位地鐵一線站務人員,詢問其對于公共交通投放書籍的看法,16位表示愿意翻看這些書,但也有兩位不同意通勤閱讀。
一位在東直門地鐵站撿到圖書的女士說:“一開始我還以為是誰用書占了座兒,但后來發現是被‘丟’的書。拿起來發現其實并不想讀下去。關鍵是,地鐵那么擠,哪有空間看書。”一位網友認為:“活動更像是湊熱鬧。在地鐵上的零碎時間,手機閱讀更現實一些,因為高峰時段缺乏展開紙質書閱讀的空間,而低頭看手機的人,有很多也是在讀電子書,并非都是以微信打發時間。”
“這個活動初衷很好,但似乎忽略了北京實際的交通出行情況。”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訴記者,“比如,在北京早高峰的地鐵上幾乎是難以讀書的,活動選錯了時間、地點和人群。”
回應:發起這項活動的新世相公司介紹,做計劃的時候考慮到三地通勤工具的擁擠程度,所以“丟”書時特意選擇非高峰期,盡量減少擾亂公共交通秩序。
記者了解到,倡導在通勤時間讀書,本市地鐵公司曾有一些嘗試。2015年,京港地鐵與國家圖書館共同創意發起大型公益項目M地鐵·圖書館,開放部分國家圖書館的優質資源,主打電子閱讀,長期免費為公眾提供優秀圖書和相關主題的閱讀活動。開館至今,50冊電子圖書的免費全本閱讀資源開放,吸引了近19萬地鐵客流閱讀。京港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也是倡導乘客在地鐵中閱讀的出行習慣,增加地鐵里的文化氣息。
書能“丟”到愛看書的人手里嗎?
10000本書被丟在地鐵、航班和順風車里,這些書最后的命運如何呢?網友曬出的照片顯示,丟在車廂里的書,有的被乘客視而不見,有的直接被地鐵保潔阿姨收走。“娛樂果然是個圈,但請放過書。”“會不會有人看完直接扔垃圾桶?”“沒準吸引收廢品的人涌入地鐵!”網上關于“丟書”活動的各種調侃層出不窮。
類似在公共交通上發起的圖書交流活動,2012年就出現在北京地鐵里。當時,機場線等線路投放了一批圖書,方便乘客閱讀。但一位參與者直言:“可能因為投放量有限,效果并不理想。最受歡迎的是旅游類的圖書和雜志,一些專業書籍少人問津。”
回應:新世相公司相關負責人稱,這次活動的出發點就是希望更多人可以翻開書讀下去。“這個活動不會結束,每一本書我們都有一個獨特二維碼,撿到書的人掃碼就可以進入一個網頁,里面都是這本書曾經的擁有者,大家可以交流讀書心得。目前追蹤到的情況是,已經有7500余本書開始了分享之旅。”
同時,這位負責人透露,一些出版社已經開始聯系談合作,希望投放更多好書到公共空間。考慮到閱讀環境等因素,投放的圖書將以文學、文化和科普方面書籍為主。
書香能否遮“秀”味兒
這次“丟書大作戰”,其實也是舶來品。前段時間,《哈利·波特》中赫敏扮演者艾瑪·沃特森的一條推文引起了廣泛關注,她參與了一個讀書分享活動,帶頭在倫敦地鐵里隨機丟了100本書,通過這種方式鼓勵人們利用通勤時間讀會兒書。
昨日一早兒,黃曉明、徐靜蕾等明星也紛紛在微博上發起該項活動的中國版——“丟書大作戰”。隨后張靜初、張天愛等藝人也陸續響應該活動,在微博上曬出自己丟書的照片。
乘客王女士是典型地鐵通勤族,她說:“網上確實看到了不少明星的照片,書就是他們手里的配角,幾乎都看不清書名。這宣傳聽上去出發點確實不錯,但細想就是作秀成分有點大。”
回應:對于“秀”的說法,活動主辦方新世相負責人直言:“做活動的目的之一是鼓勵大家通過閱讀,與陌生人開展善意交流。同時作為一家企業,也是希望能夠帶來一定知名度。”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地鐵 丟書 閱讀習慣 書香 丟書大作戰 文化秀 新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