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貴州思州土司前世今朝
西南民間至今流傳有這樣一種說法:“兩廣岑黃,思播田楊”,說的就是古代西南地區赫赫有名的四大土司。“思播田楊”即是說思州乃田氏土司的天下,播州乃楊氏土司的天下。
思州,即今天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岑鞏縣,是一座被尊為“先有思州,后有貴州”的歷史文化古城。
田氏傳奇八百年
岑鞏縣注溪鎮衙院村分上院和下院,居住著思州田氏土司后裔600多人。
田氏自隋開皇年間入黔,至明永樂年間兩宣慰使革職,歷任九朝,輔君六十七主,世傳土司王朝帝位二十六代,統治思州長達831年。根據《田氏宗譜》記載,一世祖田宗顯開創田氏在黔東地區八百年基業,是源于一次偶然的軍功。
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西南境內屢次出現動亂,朝中將領田宗顯(561年—633年)被封為黔中刺史,率兵長途奔赴西南境內平息叛亂。田宗顯戰功卓著,被朝廷奉命鎮守黔中思州十八堡,沿治四十八渡。歷代中央政府因田宗顯任刺史時期治理思州有方,進而總結出“以夷制夷”“以土官治土民”的羈縻政策,使得田氏子孫世襲宣慰使的職位,對轄地實行軍民兩管。
宋末元初,思州田氏土司勢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領土范圍東至今天湘西地區,南達今天桂林的北部地區,西接今天貴陽一帶,北抵今天四川重慶邊緣的不少縣市。然而正當田氏土司王朝政權達到富可敵國的輝煌時刻,時局大變。
元朝末年中原大戰,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帝國,而大西南只剩下思州田氏土司和云南的版圖沒有統一。在此后的相當長時期內,思州田氏土司與明朝廷上演了一場場歸順與反叛、操控與反制、統一與分裂的明爭暗斗。
當云南逐步統一時,思州土司一分為二。公元1411年,田氏土司因爭奪沙坑發生一場內訌,史稱沙坑之戰。這個致命的內訌,成為永樂帝解決思州土司問題的絕佳借口。他派遣軍隊鎮壓,將思州田琛和思南田宗鼑兩大土司捉拿歸案,次年誅殺于京城。由此,思州土司不復存在。
隱姓埋名求活路
岑鞏縣注溪鎮田氏土司后裔居住的衙院,地處湘黔兩省交界處,是進入云貴川三省的門戶通道。居住在這一特殊地理位置的思州田氏土司后裔,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屯堡文化現象。
如今注溪鎮衙院,是一個典型的依山傍水的土家族自然村寨。從寨民們居住的建筑結構、穿著服飾、語言交流等,很少能找到與土家族相匹配的相關信息。他們的建筑,幾乎都是徽派造型的磚木結構四合院;他們的穿著服飾,也都是大家熟悉的漢服而不是土家族服裝;他們交流的語言,都是通俗易懂的岑鞏方言,接近普通話。
從思州田氏土司的興亡史,大家不難判斷他們應該是漢族血統。可是,思州田氏土司后裔為什么要將族別改為土家族呢?
永樂十一年(1413),以思州轄地為軸心建立起貴州行省,奏響了改土歸流的時代序曲。思州區域實行土流并治,因此田氏土司后裔在明朝廷血腥的鎮壓下,四處逃亡,或者干脆按照少數民族聚居的特點,改漢族血統為少數民族的土家族,隱姓埋名地生存下來。
此后,思州治地不再是省級行政管理區域中心,降格為地廳級別的思州府,直到民國元年才改為岑鞏縣。所以說岑鞏縣悠久的歷史文化,其實就是千年思州傳承下來的土司文化。
田氏土司后裔家族的衙院,從建筑風格上看,是一座屯堡。現在僅存一座完整的磚木結構四合院,是大四合院里套兩座木質結構的小四合院。這座幾百年前修建的磚木結構四合院,外墻頂端有彩繪,長條石鋪筑天井,內樓四角凌空翹起,雕梁畫棟。但與傳統的以防御為主要功能的屯堡建筑不同的是,這里家家戶戶的院內都栽種著花草。有的院落綠樹濃陰,花木繁茂,似乎更多的是為了裝飾。
在這里,至今還能見到清朝的官帽盒;一座雕刻有七條龍的神龕上,從清初至民國初年家族精英先輩的牌位一字排開。這幾件象征田氏土司覆滅后重振榮光的物件,像傳家寶一樣珍貴,分別收藏于幾戶人家,躲過了多次歷史劫數。
土司文化傳后代
從一世祖田宗顯入黔開始,直至二十六世田琛止,田氏開創了思州八百年天下,及田氏后裔六百年身世隱藏的發展史,共同構建了思州土司文化體系。
思州八百年土司政權,加強了思州邊疆地區與中原王朝的聯系,極大地促進了西南地區的發展穩定,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得以廣泛傳播滲透到西南地區,推動了西南地區的文明進程。八百年田氏土司政權的基業,也使得思州的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化,為貴州行省的建立奠定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基礎,更為貴州行省的版圖核定,奠定了行政區域管轄的基本坐標。
清朝康熙年間,思州田氏土司后裔田惟棟步入仕途。他重返先祖治地思州,選址在注溪鎮一塊風水寶地上,按照先祖統治思州的衙門樣式重建家園。歷經田氏家族幾代人努力,終于在乾隆年間建成15座規模宏大的宅院。這些建筑既體現了明朝屯堡文化特點,也具備土家族文化特色。他們還創造了在當地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注溪娃娃場,以及以先祖駐地命名的“石馬土司”傳說文化。
編輯:韓靜
關鍵詞:西南 思州土司 思播田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