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坑老保健”騙局源源不絕 如何讓老人不再受騙
坑老保健再追問
昨日,北京一家“坑老”保健品公司遭警方查處,這一案件在央視新聞頻道上被曝光。從7月份開始,羊城晚報不斷曝光、一路追擊“坑老保健”怪現狀,并通過臥底暗訪等多種途徑揪出多家騙子公司。其后,其他城市的媒體也相繼關注“坑老保健”現象。
此次央視曝光的“坑老保健”套路與本報此前報道的案例如出一轍:成本低廉的保健品被吹噓成治療疾病的靈丹妙藥,購買藥品的老人不僅傾家蕩產,且耽誤了正常治療。
央視曝光一涉數千萬元案例
在多數老人購買保健品被騙的案件中,老人往往是最后醒悟的。他們對于所購買的保健品功效深信不疑,主動報案的可能性很小。央視曝光的這起案件也是警方在日常工作中主動發現的。
浙江湖州南潯區警方在對快遞業進行檢查時發現,一個姓陳的老太太花了將近11萬購買保健品,而且保健品比較劣質。陳老太的這些包裹引起了警方懷疑,經過大量偵查發現,這個詐騙團伙的窩點位于北京。
警方了解到,陳老太看電視購物,打電話購買了一部分產品,之后又有其他公司打電話跟她說,她的病吃那個藥沒有用,然后向她推薦了另一種藥。因為電視購物的公司,跟之后推薦保健品的不是同一個公司,警方意識到陳老太可能當時身份信息被泄露了。
在掌握相關證據后,今年9月26日,警方展開收網行動。行動中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3名。從警方現場拍攝的錄像資料可以看出,所謂的保健品公司,就只有幾臺電腦,幾部電話而已,工作人員桌子上放著全國各地老年人信息的名單。
警方發現,這個公司內部既沒有產品生產,也沒有產品銷售。不過是幾個人打打電話。繼續順藤摸瓜,這竟是一個特大通訊網絡詐騙團伙!犯罪嫌疑人侵害的對象就是全國各地的老年人,涉及金額數千萬。
記者檢索發現,各地對于“坑老保健”的打擊力度正在不斷升溫。不久前,北京海淀警方打掉了一個以高價銷售保健品詐騙老年人的犯罪團伙。當場抓獲35名犯罪嫌疑人。該團伙前期進行免費體檢贏取老年人信任,后期謊稱一瓶保健口服液能夠包治百病騙取錢財。
今年12月,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就對一宗專門騙老人購買假藥、假保健品的大型詐騙團伙進行宣判,30多名涉案人員依法被判詐騙罪。
“坑老保健”騙局源源不絕
然而,曝光并被查處的始終是冰山一角。在羊城晚報連續推出“坑老保健”大型系列報道之后,記者至今每天都能收到從欺詐謎團中醒悟的老人的報料。
廣州市民鐘先生患有十多年的糖尿病,治病心切的他突發奇想,上網尋找一種比醫院更好的治療途徑。當他輸入“糖尿病治療”幾個字后,某醫學研究院的廣告躍入眼中:“不打胰島素、不吃降糖藥,在家輕輕松松治療糖尿病,免費贈送高科技糖尿病治療儀”。就這樣,鐘先生不知不覺地進入了不法商家設計好的陷阱中,他先后七次按照對方的要求購買藥品和保健品,直到花去數萬元也未見糖尿病有所好轉,這時方知上當了。
市民劉先生則在朋友介紹下,聽了一場關于老年健康的講座。講座上,自稱是北京某著名醫院退休的醫生為他把脈看病,并積極推銷某保健品,還宣稱服用后可以增強免疫力,活到100歲沒問題。劉先生深信不疑,付了5800元買了六盒保健品,回到家服用兩粒后,立即感到頭暈難受。其后他趕去退貨,不料對方早已不知所終。
……
諸如此類的投訴源源不絕。部分老人在羊城晚報記者的幫助下,經由工商部門協調,成功退回款項。但記者巡城發現,在廣州“坑老”保健公司聚集最多的區域,走進保健品公司大門的老人仍是絡繹不絕……
記者有話說
一道待解的命題:
如何讓老人不再受“坑老保健”之傷?
不管我們多么鍥而不舍地揭黑,總還是有老人家繼續被“坑老保健”騙去手中的“棺材本”。那些省吃儉用的老人,面對琳瑯滿目、來歷不明的保健品與各種花言巧語,總也無力抵擋,這真讓人深感無奈。
眼下各地對“坑老保健”的查處力度不同,對保健品銷售環節涉嫌詐騙的界定更是說法不一。羊城晚報記者曾經陪同多位被“坑”老人帶著收據報案,卻也最終無法受理。令人欣慰的是,天河區法院最近對一宗“坑老保健”案件定性詐騙,公司負責人也因詐騙罪入獄。
去年,我國保健品的銷售額高達4500億元左右,但現實中的種種亂象,卻讓這樣的“繁榮”變得形跡可疑。一個正規的保健品,必須經國家食藥監、衛生、工商等部門的登記審批,而銷售環節則是最大的漏洞,普普通通的保健品被吹噓成靈丹妙藥,價格也是幾何級數地增長,監管部門卻在取證上屢屢受挫。
時至今日,羊城晚報已通過工商部門成功為多位老人退款,但解決問題仍然任重而道遠。當“坑老”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必須重典治亂。如何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如何讓老人不再受“坑老保健”之傷?這仍然是一道待解的命題。 ·許琛·
編輯:趙彥
關鍵詞:坑老保健 騙局 如何讓老人不再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