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蘭亭臨帖 行書如行云流水

2016年11月03日 15:08 | 作者:王兆軍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原標題:文與書俱美的《蘭亭集序》(品味古籍)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飲酒作詩,《蘭亭集序》便是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雖然只有幾百個字,卻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文、書俱美,被世人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東晉文章如詩,簡潔而真誠,言之有物,修辭講究,秉承了春秋諸子的風格。《蘭亭集序》行文灑脫,一氣呵成,結構上采用了國風的賦比興手法,精到而瀟灑,逸氣洋溢于字里行間。從“永和九年”始,記敘時間、地點、人物,雅集的流程,山水之美,參與者的歡樂心情等,這些鋪陳就是“賦”的部分。然后一轉,從“夫人之相與”至“豈不痛哉”,提出生死問題,是借景生情,感慨短暫的美好與生死大限的關系,是“比”。最后一段,闡述自己對生死的看法,即“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此即“興”。從這篇文字我們可以看到,王羲之不僅書法精妙,文章寫得也好。古人視書法繪畫為“小術”,將文章看得更重,這種觀點可以商榷。但是,沒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很難創作出第一流的作品,這對今人應是啟發。

關于書圣的故事幾近家喻戶曉,不復贅述。這里有個問題:世間臨摹王羲之的人很多,但難有惟妙惟肖者,這是為什么?

但凡能稱得上藝術精品的,都有一種形而上的美感。這種美感飄蕩在字里行間,只可會意,不能言傳,似有似無的玄妙,見首不見尾的情感,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又分明在眼前晃動,撫摸人心。魏晉書法的美感不是輕易可以學到的,它與當時的文人風度正好形成相互照應的表述關系。那種率性曠達的個性,那種我行我素的氣質,深藏于幽深的筆墨之中,形質飄逸,性靈高潔,充滿特異的氣質。此其一。其二,書與畫同為藝術,但二者不同。繪畫是用形體表達的,即使抽象畫也有可以視覺的形和色,讀者總能據此引申想象感受趣味。書法則不同,書法完全是用線條組織而成的藝術,其美感更多的在于形而上。其三,筆墨技巧,需要積累,然后解脫出來,形成自己的風格。學書者開始是模仿,不得古人精神;其后有了自己風格,古人的東西已經化為另類的營養被吸收,再想“酷似”,已經是不可能了。“初謂不及,中猶過之”(孫過庭語),如何能恰似古人?李商隱詩:“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個“惘然”中,就有此意。

實際上,即使王羲之本人,也不能寫出第二幅《蘭亭集序》。當時的他,身為地方第一長官,周圍除了朋友就是子侄,春光明媚,天朗氣清,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曲水流觴,何等美好的情境!后來,一切都變了,“此時此地”再也湊不齊“彼時彼地”的各種元素,正如他在該文中說的:“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說到底,這些皆因藝術品的不可復制性,即唯一性。上乘的藝術品都是不可復制的,大量復制作品的是匠人。而且,藝術創作者也沒必要去追求所謂的“惟妙惟肖”。每個人的臨摹都是一份《蘭亭集序》,未必都要寫得跟王羲之的一個樣。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蘭亭集序 王羲之 周杰倫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楼国产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久久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 日本一区精品一本大道 | 亚洲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视频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