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別讓孩子成為“小別離”的犧牲品
“低齡留學已經成為出國留學的引擎。”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說。
電視劇《小別離》的熱播并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近日發布的《出國留學發展趨勢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出國留學生的結構正在發生快速變化,以中小學生為主體的低齡留學發展迅猛。然而,“小別離”風潮背后的隱患也隨之而來,留學安全、無法完成學業、違反當地法規等問題都直接沖擊著一個又一個以出國為賭注的留學生家庭。
《報告》顯示,不少國家都迎來了一大批中國中小學生。截至2015年11月,赴美就讀的中小學生已經高達34578人,占在美就讀的國際中小學生的52%,與10年前相比增長近百倍,并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比例。赴英留學生中,近兩年赴英中小學階段留學生的增長率遠超高等教育階段,中小學階段中國赴英留學生較上一年度增長29.72%。占全英該階段國際學生的20.9%,位居第一。
然而,伴隨著這股“小別離”熱潮,很多問題也隨之而來。陳志文表示,家長盲目追捧低齡留學,導致的最突出問題就是無法完成學業的學生越來越多。
陳志文認為,如今無法完成學業的學生越來越多,被開除或勸退的學生顯著增長,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并不是成績不好,而是違反學校基本規矩規范的問題,包括學習考試舞弊,應當引起家長與學生的高度重視。
陳志文表示,送孩子去國外或不去都沒有問題,只是個路徑選擇的問題。“但無論在哪個國家,想要成為優秀人才,負擔都會非常重,而且除了成績要求要很高之外,國外對行為規范的要求比國內高多了。”
此外,社會輿論對西方教育普遍存在誤解和過度美化、簡單化的現象。陳志文說,“國外教育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英國還在引進上海的數學教材和老師,美國大學錄取的學生,一些最優秀的是出自中國高中的校本部,而不是國際部或國際學校,這也說明國外認可中國國內的基礎教育。”
把尚未成年的孩子送出國,這對于孩子的心理也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不久前,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邊玉芳在一次論壇中表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非常特殊的時期,孩子們要在這個過渡期完成自我探索。這個時期面臨的風險與其他任何一個時期一樣大。
“青春期也是孩子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慢慢開始形成的時期,這就意味著這時出國的孩子肯定比其他年齡段的孩子要擔當更多的風險。”邊玉芳說,“如果在國外沒有安排非常妥帖,我建議最好不要在初中出去。”
“雖然在留學方面,意大利有融合、創新,但意大利整個教育體系都是公立的,也非常傳統,意大利不太鼓勵低齡留學,在這方面管得非常嚴。”意大利教育中心中國區負責人邢建軍說,“我也認為孩子低齡出去留學,在適應性等各方面還是有一定問題的”。
美國大學網總裁詹姆斯·沃夫斯頓(Jim Wolfston)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說,學生到美國念書,得到第一流的教育,這對家長來說是好事。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孩子過早離開家,實際上也脫離了自己祖國的文化。
“這就會產生文化沖突。這些中國學生來美國較早,可能對美國文化更了解,回到中國反而會覺得陌生。”沃夫斯頓說道,“是否進行低齡留學是一個家庭作出的慎重選擇”。
跨越文化鴻溝,對成年人來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尚未成年的小留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沃夫斯頓表示,留學生單單學習語言是不夠的,語言背后的文化壁壘是更難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家長和小留學生共同克服。
“是否早點出國留學,需要視個人情況而定。重要的是要看孩子的心理是不是很成熟,有沒有激情和動力出國學習。家長不要逼著不愿意出國的孩子做他們不喜歡的事,這會很有風險。”沃夫斯頓表示。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小別離 留學 出國 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