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甘肅哈薩克族傳承民俗技藝 留住“文化鄉愁”

2016年10月25日 11:08 | 作者:崔琳 高瑩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哈薩克族人在哪里,文化就在那里。我們的文化與生活息息相關,不們能分離。”這是現年44歲、生活在甘肅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的阿西木·白達漢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自2009年起,阿西木除了做好護林員本職工作外,還作為“熊舞”傳承人之一,先后培養學徒4人,旨在留住該民族的“文化鄉愁”。

圖為哈薩克族“熊舞”表演。“熊舞”傳承人阿西木身著狗熊衣服,用兩根芨芨草棍分別頂在鼻孔與嘴角部位,象征狗熊的獠牙,在冬不拉伴奏下跳舞。 楊艷敏 攝

圖為哈薩克族“熊舞”表演。“熊舞”傳承人阿西木身著狗熊衣服,用兩根芨芨草棍分別頂在鼻孔與嘴角部位,象征狗熊的獠牙,在冬不拉伴奏下跳舞。 楊艷敏 攝

圖為哈薩克族傳統氈房里的盛會。 楊艷敏 攝

圖為哈薩克族傳統氈房里的盛會。 楊艷敏 攝

圖為哈薩克族手工藝人制作氈墊。 楊艷敏 攝

圖為哈薩克族手工藝人制作氈墊。 楊艷敏 攝

“熊舞”哈薩克語為“阿尤畢依”,是人們在狩獵中觀察到狗熊擺弄獵物的情景加以模仿而形成的,舞蹈動作十分逗趣。經過一百多年的流傳發展,“熊舞”已獨具風格。然而,現今該項舞蹈藝術卻因為種種原因面臨“斷代”、“失傳”的危險。

10月下旬,中新網記者走訪阿克塞時,阿西木身著狗熊衣服,用兩根芨芨草棍分別頂在鼻孔與嘴角部位,象征狗熊的獠牙,在冬不拉伴奏樂曲下排練舞蹈。期間,他先后模仿了熊出洞、尋覓、發現獵物、試探、獲獵等一系列情節,不時上演梳理鬃毛、擊掌、叫喊等形象動作,將狗熊的笨拙而又可愛、遲緩而又機警、憨厚而又聰明的矛盾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

阿西木告訴記者,雖然他6歲時就跟隨父親接觸“熊舞”,但因為沒有舞蹈基礎和如今上年紀等原因,跳舞時肩膀與膝蓋看起來都不是很靈活;加之他只能在業余時間排練,時間相對緊張;培養學生時,場地也是問題。

“目前,‘熊舞’的保護和傳承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我希望能夠帶領徒弟們參與更多公益演出,讓世界了解到哈薩克族還有這樣的舞蹈,將我們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這些是不能用報酬來衡量的。”阿西木如是憧憬。

阿克塞哈薩克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喜東介紹,15世紀,哈薩克汗國成立后,周邊很多游牧民族部落加入,經過上百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薩克族。在歷史的長河中,該民族創造了屬于自己的文字、語言,還有獨特的民族飲食和服飾、阿肯阿依特斯、哈薩克族手工刺繡、氈房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燦爛。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化的進程,哈薩克族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和其他各地一樣,都存在傳統文化逐漸丟失的危機。”王喜東坦言,特別是民族手工制作,它與現代工業制造相比耗力耗時,成本太高而沒有競爭力,沒有年輕人愿意做而走向失傳。如:傳統刺繡、氈房制作、刀具制作、馬具制作、部分民族樂器制作等。

談及哈薩克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王喜東稱,近年來該縣文化館、博物館根據實際情況,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推出了“阿克塞文學獎”,每屆由阿克塞支持100萬元進行獎勵,并探索嘗試了哈薩克族體育競技比賽,卓有成效。

如今,哈薩克游牧民族從馬背上實現定居,但依舊在搭建的氈房里進行“婚、喪、嫁、娶”。王喜東透露,阿克塞縣正規劃打造全世界的哈薩克族風情園,今后將更大程度地發掘自身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哈薩克少數民族燦爛文化。

與阿西木一樣,巴迪哈·巴合達里也深深熱愛著哈薩克族傳統文化,是阿克塞縣有名氣的刺繡藝人。2007年,阿克塞哈薩克族非遺保護行動啟動后,她參與保護傳承傳統刺繡,還為此成立了刺繡合作社,雇傭待業婦女學習傳統刺繡的繪圖、裁剪、染色、勾邊、填充、縫紉等制作工藝。

巴迪哈·巴合達里告訴記者,他們合作社的繡品種類齊全,有氈墊、蚊帳、被套、馬甲等,主要服務于哈薩克族各家女兒出嫁,時常吸引外賓購買,銷量根本不發愁。在今年的蘭洽會上,僅刺繡手提包就銷出去800余件。

“大一些的氈墊,平均做一個需要1個月時間,成本為300至400元,售出后能賺一半的價錢。”巴迪哈·巴合達里表示,今后,這項既能增加貧困婦女收入,又能保護傳統文化的事業她還將繼續做下去,這也是她留住“文化鄉愁”的方式。(崔琳 高瑩)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甘肅哈薩克族 民俗技藝 文化鄉愁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日韩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 五月六月婷婷国产在线 |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青青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