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圖說 圖說
云南隴川:發展蠶桑產業推進精準扶貧
對于四個女兒都已出嫁,家里缺乏勞動力的景頗族村民保勒對來說,今年的收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能增加不少。
保勒對是云南省隴川縣勐約鄉廣瓦村曼弄村民小組村民,讓他收入增加的正是該縣正在大力發展的蠶桑產業。今年初,保勒對拿出5畝地種植桑樹,7月份開始養蠶,到現在已經有8千多元錢實實在在地揣進了腰包。
“等賣完這批蠶繭,還準備再養一批,到年底光種桑養蠶就能收入一萬來塊。”保勒對邊伺弄著自家的桑園邊對記者說。
隴川縣在產業扶貧過程中該縣因地制宜,做優做強特色種植業,把蠶桑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產業來發展,大力引導農戶種桑養蠶。
如今,在勐約鄉隨處可見成片的桑園,不少村民房前屋后也種滿了桑樹,一棵棵綠意盎然的桑樹,正在成為當地農戶的“搖錢樹”。
“種桑養蠶成本低,風險小,見效也快,是農戶脫貧致富的好路子。”隴川縣蠶桑辦主任李朝映介紹,目前,僅在勐約鄉就已發展桑園5千多畝,全縣計劃用三年時間建成6萬畝基本桑園。
在發展蠶桑產業過程中,隴川縣積極引進桑蠶繭深加工企業,采取“政府+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發揮企業產業整合和帶動能力。
德宏正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蠶繭精深加工企業,也是隴川縣產業扶貧和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目前,公司在隴川建立了4個小蠶共育基地,帶動1500余農戶栽桑養蠶,栽植桑園1萬余畝。
“公司將蠶種在小蠶共育基地內養至三齡,再賒銷給農戶,等蠶繭成熟后收購回廠。”該公司副總經理王冰說,通過這樣的模式,農戶前期不用投入資金,也避免了三齡前幼蠶不容易養活的風險。同時,從農戶種植桑樹到蠶繭采摘,公司技術人員會進行全程跟蹤指導和服務。
“蠶桑產業在隴川脫貧攻堅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隴川縣副縣長楊峰表示說,從目前來看,種桑養蠶從根本上解決了一部分農戶增收難、增收慢、增收不穩定的問題。
根據隴川縣蠶桑產業發展規劃,產業涉及全縣9個鄉鎮52個村委會396個村小組,農戶25296戶12551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032戶21196人;計劃從2016年至2018年,建成基本桑園6萬畝,鮮繭產量達到7250噸,農戶現金收益13350萬元,實現蠶桑總產值5.63億元。
編輯:韓靜
關鍵詞:蠶桑產業 蠶桑 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