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民建莊健敏:政府財政資助科研項目的方式需改進

2016年10月21日 09:54 | 作者:莊健敏 | 來源:民建中央網站
分享到: 

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是我國科技研發經費的重要來源,是國家基礎前沿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的重要保障。在科技投入總量和強度都大幅提高的情況下,我國的科技管理方式與快速增長的科研資金還不完全適應,資源配置方式和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 我國科研項目政府財政資金資助現狀

目前我國科研項目政府財政資金資助的過程大概如下:

首先,政府科技部門咨詢相關專家意見,根據當前科研現狀,結合國家需求,發布科研項目指南;其次,科技人員根據發布的項目指南,填寫項目建議書;第三,政府科技部門組織專家對項目建議書進行評審,確定項目支持資金,并與項目承擔單位簽訂開發合同;第四,項目承擔單位獲得項目扶持資金,根據開發合同要求完成相應開發;第五,政府科技部門組織項目驗收,并支付尾款。這種資助方式在衛星、航母、大飛機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科學問題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

1、 重指南輕成果

項目申請過程中,科研人員按照項目指南的框架編寫項目計劃,從項目指南發布到組織填寫項目建議書之間的時間很短,項目計劃書需涵蓋包括技術現狀、已有成果、預期成果指標、研究方法等大量內容,且最終驗收成果須與預設成果指標相吻合,客觀上要求參與單位在某一領域事實上已近乎完成項目才能申請。形成的悖論就是:政府投入的資金是為了引導科研人員在某一領域進行研發創新,但事實上投入的資金只是用于購買近乎完成的研發成果。

2、 重資質輕能力

項目評審需要滿足單位性質、人才資質、儀器設備、研究歷史等大量限制條件,使得政府資助資金主要投放給有資質、有經驗的單位。政府根據專家評審意見選定了資助項目,與相關科研單位簽訂了開發合同,項目資金都已經為項目科研單位所獨占。無論本單位科研成果進展如何,無論社會上其他單位是否有更好的想法,是否更符合科研創新的方向,在合同期內(1年、2年以至更長時間),政府資助都很難變更。很多民營中小企業,即使有很好的創新思路也很難獲得資金支持,事實上減少了科研項目指南引領科研方向的作用。

2、 重審批輕管理

政府資金支持在項目選擇與資金支持的矛盾與政府在其他領域表現出的"重審批輕監管"弊病同出一轍,政府投入資金資助項目,意味著必須投入大量精力對項目的選擇、項目的運行、資金的使用全過程進行監管,并需要保證項目成果與預期一致。為此制定了大量的科研項目管理條目,引入各種審計手段,但帶來的結果是科研人員對科研項目官僚監管的抱怨。在結題時科研項目總是與預期科研結果一致,但最終科研結果是否滿足市場需要就再也沒有下文。

二、 改進我國科研項目政府財政資金資助方式的建議

1、 政府財政資金資助方式由資助式向贖買式轉變

政府不應該簡單地一次性尋找合適項目承擔單位,而應致力于尋求能夠滿足要求的科研成果。根據項目指南要求,對社會發布需要的科研成果要求及相應的研發時間及贖買獎金。通過這個方法,政府避免了對項目本身的監管,實現了科研人員對資金、方法的自由支配,更大程度地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性。一旦對科研成果有了明確的贖買獎金,科研人員可以通過選擇社會資助的方式獲得前期資金投入,提高了科研人員的市場意識。

2、 政府財政資金資助方式由一次性向分批式轉變

政府對于贖買獎金的投入不應該是一次性、長時間尺度的投入,而應根據科研項目成熟度,分階段進行。對項目指南的某一方向,可能的時間節點應該分為:可行性研究結果、原理樣機、小批量實驗、大批量實驗等多個階段。通過分階段投入,逐次吸引科研人員進入相應的科研方向;根據既有的科研成果,逐步調整科研創新方向;根據既有科研成果,整合已有科研團隊。使項目指南能夠真正地引領科研方向,使科研團隊逐步找準自己的科研方向定位。

3、 政府財政資金監管模式由重審批輕監管向全程監管轉變

政府科技部門應該找準職能定位,改變以往“重審批輕監管”的執法理念和監管方式,強化對市場主體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引導企業增強信用意識,強化社會責任。

(作者系民建上海科技系統委員會會員,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微納中心研究員。)

編輯:韓靜

關鍵詞:科技研發經費 財政投入 科研資金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不卡 | 先锋资源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六月综合亚洲 | 宅男宅女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精品污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