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面對猝死不應只是一聲輕飄的感嘆
“吾生也有涯”,而事業無涯,人與事業的關系正如一句古詩所說的,“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沒有了健康,創業的夢想只是空談。
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先生近日在北京家中突發心肌梗塞去世,享年44歲。真希望這個令人心痛的消息不是真的,然而網絡上陸陸續續的緬懷,又在一次次確認這樣的悲痛。
春雨醫生是一家別具價值的互聯網公司,不僅因為它是“互聯網+醫療”的前哨企業,更因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中國格外突出。如果有一家本土公司能夠較好地解決這樣的社會痛點,其中不僅蘊含巨大的商業價值,還有非常深遠的社會意義。這也是5年來這家公司能夠持續融資的重要原因,盡管在許多人看來,投資者仍然可能低估了這家公司。
張銳的猝然離世,讓很多人再次感慨創業的艱難,有時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在長期的習焉不察的創業時光里,潛藏著太多健康風險。媒體報道,父親看到張銳全白的鬢角后,曾告訴他應該是身體出現了植物神經紊亂的問題。而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發生植物神經紊亂是致死原因之一。如果能夠較早進行治療,降低工作強度,充分保證休息,或許可以降低猝死的概率。可現在說這些已經太晚,痛惜逝者的同時,更希望創業者能夠在百忙之中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盡管春雨醫生已完成12億元融資Pre-IPO環節,2015年線上問診業務實際收入1.3億元,盈利3000萬元,計劃分拆打包上市,但在此之前,它和其他創業團隊一樣也曾遇到資金困難。有一段時間,張銳坦言自己很焦慮,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會擔心資金鏈斷了怎么辦,早上又打起精神鼓勵自己說,自己的產品解決了那么多人的痛苦,這么有價值,一定會拿到錢,只是緣分不到。”
進一步說,連春雨醫生這樣的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的探索者,都曾數度遭遇融資困境,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社會整體的融資環境還不理想。比如張銳就曾吐槽過,資本市場向來以數據論成敗,基于活躍度的DAU(Daily Active User,每日活躍用戶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但實際上不適合一概而論。比如,航班管家對于一周出一趟差的活躍商旅人士來說,也不過是周活躍用戶,而問診更是基于身體不適的低頻應用,投資人總用DAU去衡量并不公平。
“雙創”時代,創業大軍風起云涌。創業動機無非兩種,為了賺錢,或者為了理想(比如近乎淪為創業者口頭禪的“改變世界”),多數創業是這兩種動機不同比例的調和。甚至也可以說,資本本身也是理想的一部分。改革開放以來,創業夢想激蕩了幾代人的心懷,今天更是如此。對許多創業者來說,創業本身就是一種成功和一種享受,對于創業,創業者自己比誰都了然其中滋味。張銳多年來走在創業道路上,他有他的艱難與困苦,更有他的光榮與夢想。
創業者在奮斗的激情與快感背后,也往往付出了比普通人更多的辛勞。然而理智地看,人是萬物的尺度,生命高于一切,沒有任何事業值得拿命去換。“吾生也有涯”,而事業無涯,人與事業的關系正如一句古詩所說的,“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沒有了健康,創業的夢想只是空談。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聽到過太多猝死的消息。其間既有張銳這樣的創業者,也有年輕的學術帶頭人,還有更多普通的職業人。而這幾年在IT業和傳媒業已經出現過較多的過勞死案例。這些都提醒我們:在一個壓力越來越大的社會,我們需要更好的“減壓”系統。比如,公平良好的創業環境,科學合理的考評體系,充分維護員工利益的社會保障,以及每個人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和自我減壓的能力。
編輯:趙彥
關鍵詞:猝死 春雨創始人心梗去世 春雨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