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這其實不是一頓早餐的問題
“早餐吃好”是得到普遍認同的飲食觀念,中學生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據中青報最近的一篇調查性報道,某中部省會城市的一所中學,學生們吃早餐的情況并不讓人滿意。雖然養成平常吃早餐習慣的同學達到了88%,但早餐質量、就餐環境等都比較馬虎,六成學生是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吃早餐。而究其原因,則與學校要求學生進班時間太早有直接關系。
“早餐吃好”是得到普遍認同的飲食觀念,中學生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個報道的建議也具建設性:學校推遲點開班時間,辦好食堂,家長多用點心,孩子們的早餐質量自然也就上去了。但如果我們沿著這個路徑多追問幾句,可能問題就不是這么簡單了。
中學生的早餐誠然很重要,但在這種教育機制下,受到擠壓的又豈止用餐時間?可以合理追問的是,孩子們的體育鍛煉時間是不是得到了保證?文藝活動時間是否得到了保障?課外閱讀時間是不是得到了保證?人際交往時間是否得到了保障?娛樂游戲時間呢?考場即戰場,就算娛樂可以暫時犧牲吧,但以上各項,重要性大概也都不亞于早餐吧?如果連用早餐都只能擠課間休息時間,那么,這些為中學生成長所必需的其他方面,也必然大打折扣。
但事實又好像并不完全如此。許多中小學很強調素質教育,對以上各項并非沒有要求,相反,有些學校甚至還將其當成課外作業,予以“嚴格保障”。為爭取特長加分,家長會花大量時間精力去陪孩子學各種特長。但問題是,在明確的功利目的和時間效率計算下的這類活動,是不是真的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想象力?這恐怕跟吃早餐還不完全一樣。早餐吃得再怎么不安心,只要吃到肚子,它仍是早餐。但把素質教育當成學習機器運轉必須的“潤滑劑”,這性質恐怕比早餐吃得潦草要嚴重得多。
這事兒也不能全賴學校。家長對中學的功能性期待就是這樣。好像如果不能跳出參加高考上名校這個路子,這一切就必然如此。能看到不一樣的是,現在冒出了一些國際化貴族學校,從國內讀小學到出國讀大學,提供一條龍式服務,也有家長打定主意從中學就送孩子出國讀書。于是,他們采取更從容的“慢節奏”教育方式,早餐時間不是問題,其他活動時間也不是問題,但對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錢是主要問題啊。
所以,中學生不能安心吃早餐,本質上并不是一頓早餐的問題。(劉國強)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中學生 早餐吃好 早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