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教育部再次針對校園貸發聲 要求建立日常監測機制

2016年10月12日 07:48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84516264

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劉旭)今年以來,校園貸的風險逐漸顯現,過度消費、冒名借貸、暴力催收等新聞頻頻曝出,本報也曾在3月24日A6版刊發《校園貸是如何“套牢”大學生的》的調查報道。昨日,教育部網站再次發文,強調做好校園貸風險教育工作,特別是對大學新生集中開展風險防范專項教育,這是教育部半年來第二次針對校園貸發聲。

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關于開展校園網貸風險防范集中專項教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三項要求,分別是做好校園網貸教育引導工作;做好校園網貸風險防范工作;做好經濟困難學生精準幫扶工作。

《通知》表示,要培養學生的勤儉意識,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引導學生合理消費、理性消費、科學消費。各地高校要加強日常排查,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日常監測機制,高校宣傳、財務、網絡、保衛等部門要密切關注網絡借貸業務在校園內的拓展情況。各地高校應教育引導學生增強防范意識,提升防范能力。要將防范校園不良網貸作為學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內容,利用校園網站、校園廣播、“兩微一端”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全方位向學生發布預警提示信息,加強警示教育。教育引導新生謹慎使用個人信息,不隨意填寫和泄露個人信息;對于推銷的網貸產品,切勿盲目信任,尤其警惕熟人推銷,增強學生對網貸業務的甄別、抵制能力,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教育部還要求各高校完善資助體系,加強對學生資助工作的科學管理和制度支撐,建立健全既有共性需求、又能體現個體差異的資助體系,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籌集專項基金,滿足學生拓展學習、創新創業等發展性需求。拓展資助渠道,積極探索建設和發展校園社區銀行,為學生提供渠道暢通、手續便捷、利率合理的金融借貸服務,滿足學生的臨時性需求。

此外,《通知》指出,應向學生普及信貸知識,會同金融機構、網貸監管機構、網絡安全等部門組織舉辦報告會、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普及金融信貸和網絡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針對近來逐漸失控的不良校園貸,4月,教育部聯合銀監會發布《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8月,銀監會也發文強調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針,要求對校園貸進行整治。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教育部 校園貸 發聲 建立日常監測機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中文字幕中文有码 | 亚洲欧美卡通vr一区 | 韩国日本久久国产精品va尤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热线29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