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支付寶明天開始提現收費 銀行“背鍋”商家偷樂
明天(10月12日)開始,支付寶提現正式收費了。對于已經把支付寶作為生活一部分的人來說,要么接受,要么回到銀行卡時代,因為另外一個移動支付對手微信早在今年3月已經實施提現收費了。
早在9月12日,支付寶就對外發布公告表示,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寶將對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收取0.1%的服務費,個人用戶每人累計享有2萬元基礎免費提現額度。今年3月,微信已經開始對用戶提現收取0.1%的手續費,每位用戶累計享有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由于支付寶和微信都規定“單筆服務費小于0.1元的,按照0.1元收取”,也就意味著用戶每次提現最少支付一毛給支付寶或微信。
那么,支付寶提現收費是否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頻率?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中,不少用戶表示影響不大,支付寶反正是要用來支付的,不提現那就花了唄。行業專家的分析也指出,支付寶對提現收費,一方面是因為成本巨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資金在支付寶的體系內去流動,去營造更多的支付產品,產生更多的支付行為。
●支付寶和微信都說手續費是給銀行的
提現是指用戶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把資金轉到銀行卡的行為。此前,微信宣布提現收費時曾經表示,“并不是追求營收之舉,而是用于支付銀行手續費?!?/p>
支付寶方面也在公告中表示,收費的原因是“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較快”,調整提現規則是為了減輕部分成本壓力。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互聯網金融市場,銀行等傳統機構還是繞不開的,渠道收入風險小,銀行風控成本最低,這塊成為銀行營收的重要依賴之一,所以銀行的渠道成本倒逼第三方機構進行收費,畢竟之前第三方支付都屬于渠道燒錢,成本非常高。
馬化騰在今年3月份全國兩會時曾介紹了第三方支付背后的商業模式,銀行的錢離開銀行體系,進入到第三方支付的賬戶,其實都是要收費的,轉賬的手續費大約在千分之一左右,這是第三方支付一項很大的成本。
馬化騰當時曾這樣表示,消費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費,商家會給第三方支付手續費,但如果是個人之間轉賬,“經過第三方賬戶,一進一出就又回去了,停留的時間連一天都不到。”馬化騰直呼,“一進一出我就要承擔千分之一的成本,這個數字哪一家都受不了!”據他介紹,即使算上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獲得的利息收入,微信1月份的成本還是超過3億元。
易觀智庫金融行業中心研究總監馬韜曾指出,互聯網的免費實際上是有人在替用戶買單。包括支付寶、微信在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一直在為用戶承擔相應的成本。數以億計的用戶規模決定了這個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平臺免費服務在初期能夠為平臺帶來客戶,但在客戶及交易體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巨大交易成本實際就推高了平臺運營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微信的零錢只能提現到本人的銀行卡,支付寶提現可提現到本人銀行卡和轉賬到他人銀行卡。按照調整后的規則,支付寶也對超出免費額度的部分按提現金額的0.1%收取服務費,單筆服務費不到0.1元的則按照0.1元收取。不同的是,支付寶個人用戶可以累計享有2萬元基礎免費提現額度,這個額度是微信的20倍。
●或促使資金在支付寶體系內流動
那么,從微信提現收費到支付寶提現收費,是否會對用戶造成一定的影響呢?
“以前微信搶完紅包,大多我都會提現,因為使用微信支付去消費的意愿還沒有那么強烈。早前,微信一提出提現收費,當時還有些擔心,然后就變成不到一個數額不會輕易提現,不過自己也沒有去做相應的理財,更多用途主要在于支付打車費用什么的。但支付寶不同,從以前淘寶上購物就一直使用它進行支付,支付本來也是它的屬性,使用支付寶更多就變成了一種習慣,比如會很自然地去進行各種消費,包括手機充值,水電煤繳費以及信用卡還款什么的,可以說支付寶的提現其實對我而言真的影響不大。”接受采訪的用戶Jenny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CIC灼識咨詢項目部經理董筱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支付寶提現收費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提現帶給公司的成本壓力大,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費不會產生手續費,但轉賬成本高達千分之一。另外一個原因是支付寶在進一步構建自己的賬戶體系,自建體系內的支付生態,所以對提現收費,一定程度上能促使資金在支付寶的體系內去流動,去營造更多的支付產品。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助理分析師陳莉也認為,對于第三方支付必須免費存在一定認知誤區,事實上,以前各支付巨頭為了壯大自身的用戶群體,采取免費政策,但現在逐漸回歸到第二階段,那就是收費階段,前期的跑馬圈地免費策略已經結束。
“互聯網模式的用戶習慣形成后,免費肯定是不可持續的,收費是必然的。傳統銀行收費的渠道,和第三方支付機構貼錢讓消費者使用的渠道,如果是同一種渠道,那么只要一方盈利另一方貼錢,這種狀態就可以稱之為盈利不對稱,結果必然是要趨于對稱的,所以,現在收費很正常?!标惢|說。
至于2萬元額度是否會減少,陳虎東對此持否定態度。他指出,可通過更多地使用第三方機構其他的服務,來間接降低這個額度,倒逼消費者找省錢的途徑,比如虛擬積分,比如芝麻信用等,這樣間接將消費者引流到其他服務上來。
同樣,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蘇寧金融薛洪言也直言,這個費率基本可以覆蓋成本,因此不會有太大調整。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都有這樣一個共識:即發展的早期,第三方支付企業需要培養用戶,構建生態,因此可以對用戶進行一定的補貼,但如今的第三方支付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應用,很多用戶已經體驗到它的便利,生活中也離不開支付寶、微信支付,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黏性比較高的應用,這時候開始進行收費也是正常的。
至于備受關注的余額寶,支付寶也在公告中表示,余額寶資金轉出,包括轉出到本人銀行卡和轉出到支付寶余額將繼續免費。對此,用戶金女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自己經常會將余額寶內的錢轉進轉出,然后購買其他理財產品等,如果余額寶資金轉出要收取手續費用,那才會令她“崩潰”。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0月12日起,用戶從余額新轉入余額寶的資金,轉出時只能轉回到余額,不能直接轉出到銀行卡。相關人士介紹,這意味著10月12日之前,用戶將余額轉入余額寶,不但可以隨時用于消費,在10月12日之后還是可以任意轉入自己的銀行卡?!叭绻囝~里有錢擔心被收費,現在把錢轉入余額寶會是一個最佳選擇?!?/p>
●部分用戶或回流傳統銀行
就在互聯網金融走向付費的同時,實體銀行則主動求變,甚至不惜打出“免費牌”。
今年7月,12家股份制銀行成立“商業銀行網絡金融聯盟”,聯盟間賬戶互認實行免費,手機銀行、個人網銀等電子渠道跨行轉賬免收客戶手續費。這12家股份制銀行分別是: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和渤海銀行,但各銀行之間的轉賬免費政策略有不同。
一位興業銀行客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柜面跨行轉賬匯款不區分同城異地,根據每筆資費不同收取相應的費用,而對于使用網銀、手機銀行辦理同城普通跨行轉賬及異地實時行內轉賬免費。
在董筱磊看來,由于之前受到互聯網支付和金融企業的沖擊,許多銀行已經開始在個人業務上推出了許多轉賬的優惠,且主流銀行的手機轉賬目前已經免費了。微信和支付寶的相繼收費肯定會在一定程度讓部分個人用戶特別是利用微信、支付寶進行轉賬交易的商家回歸銀行。雖然如此,微信和支付寶其他主流的大部分服務(比如水電費、手機充值、理財、消費等方面)依然是免費的,同時,微信或支付寶同平臺內轉賬依然是免費的。這些個人零售用戶受到提現收費的影響有限,將不會是主要的流出對象。
就傳統的銀行開始努力地降低收費水平的現象,陳莉如是評價,“大批互聯網企業涌入到金融行業,銀行是在互聯網沖擊下的被動求變。從最新的數據來看,2016年二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93400億元,其中支付寶、財付通市場占有率最大。不管是從市場規模還是用戶使用情況來看,移動支付是金融必不可少的底層支撐。銀行必須要抱團面對市場壓迫,從之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銀行的互聯網化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形成網絡金融聯盟,銀行找到了互聯網創新的切入口,那就是移動支付。在模式趨同的情況下,客戶體驗是競爭核心,客戶追求多樣化、差異化和全面性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方便、快捷、參與和體驗是客戶的基本要求。不斷提升效率,保證資金安全、提升客戶體驗,才能在互聯網金融大戰中獲得先機。”
從支付角度來看,董筱磊認為,銀行和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是趨同化的?!般y行也把場景服務變得更多,收費不斷地往下降;互聯網第三方支付開始少量收費。未來市場作用會使得雙方形成一個收費均衡點,業務模式也會越來越相似?;ヂ摼W金融機構和銀行相比短板是比較多的,因為畢竟第三方支付是小額零售,是作為支付補充這么一個定位的,大額支付包括企業性支付主要還是通過銀行來做的。所以從支付角度來講,只是在小額零星的支付領域二者會越來越像,從更大范圍來看,銀行比第三方支付機構還是有明顯的優勢的?!?/p>
就在國慶節假期中,央行對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布了最嚴政策,而這項新政特別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支付機構的個人支付賬戶進行了約束。據央行發布的《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顯示,與對銀行的要求類似,自2016年12月1日開始,非銀行支付機構為個人開立支付賬戶的,同一個人在同一家支付機構只能開立一個全功能支付賬戶。同時要求,支付機構自12月1日起,在為單位和個人開立支付賬戶時,應當與單位和個人簽訂協議,約定支付賬戶與支付賬戶、支付賬戶與銀行賬戶之間的日累計轉賬限額和筆數,超出限額和筆數的,不得再辦理轉賬業務。
對于上述新規,支付寶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對此暫不做回應。而微信支付方面則向記者表示,將一直執行以下限額:轉賬單日最高支付20萬元;面對面單日最高支付1.5萬元;單個紅包最高200元,單次最多發100個;使用銀行卡發紅包,單卡單日最高5萬元,零錢單日最高10萬元。
實際上,手機支付領域的混戰也越來越激烈,除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還有蘋果支付和三星支付等。當然,還有高調入局的華為和小米,這讓銀聯支持的NFC支付(近場支付)也實力飆漲。而在業界看來,所有的支付最終趨勢都會向收費靠攏。
達睿咨詢創始人、首席分析師馬繼華認為,“只要能夠形成消費閉環的,可以向后端商家來收;而向不能形成消費閉環的業務收費,應該是個大趨勢?!?/p>
另據陳莉的說法,盡管最終費用會轉接到哪一方還不能確認,但從目前來看,銀行和企業會讓利給用戶,因為NFC從目前來看都是直接和銀行掛鉤合作,所帶來的用戶和交易數據都是銀行自身不能達到的。每經記者 蔣佩芳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支付寶 提現收費 銀行“背鍋” 商家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