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契約理論的新發展——解讀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成果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10日電(記者和苗 付一鳴)新宣布的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成果推動了契約理論研究的新發展,兩名經濟學家在一個基礎研究領域的沃土上創建了能夠運用到實踐中分析多種問題的理論工具。這一成果被譽為對于理解現實生活中的契約與制度,以及契約設計中的潛在缺陷十分具有價值。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日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奧利弗·哈特和本特·霍爾姆斯特倫這兩名經濟學家。該獎評委會認為,兩名經濟學家在過去多年里探索了很多契約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對最優契約安排的分析為很多領域政策與制度的設計制定提供了一個智力基礎。
契約理論是多年來不斷發展的經濟學分支領域之一,涉及分析在特定交易環境下契約人的經濟行為與結果,往往需要通過假定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交易屬性,建立模型來分析并得出理論觀點。但現實交易通常具備復雜性,很難由統一的模型來概括,由此形成了從不同側重點來分析特定交易的契約理論學派。
上世紀70年代末,霍爾姆斯特倫通過模型示范了一個主體應如何為一個代理設計最佳契約,而代理的部分行為不能被主體所察覺到。這一信息原則精確地詮釋了該契約如何將代理人的薪酬與績效相關信息聯系起來。霍爾姆斯特倫運用這一基本模型,展示了最優契約如何慎重權衡風險與激勵。
在隨后的研究工作中,霍爾姆斯特倫將這些研究成果推廣到實際應用中,以更好地解決現實中的一些問題,例如代理人在很多任務上付出努力,但主體僅能觀察到一部分;還有團隊中的個別成員可以搭便車享用其他人的努力成果等問題。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哈特為契約理論的一個新分支領域研究作出了根本性的貢獻,這一研究針對解決不完全契約的重要問題。因為契約不可能指定每一種可能性,新分支理論闡明了控制權的最優分配,即契約的哪一方應該在哪些情況下作出決定。哈特對不完全契約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企業的控制權和所有權,并對經濟學幾個領域、政治學及法律等產生了重大影響。他的成果為人們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可以研究如哪些公司應該合并,債務和股權如何適當組合,以及學校或監獄等機構應該私有還是公立等問題。
該獎評委會在當天發表的新聞公報中指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獲獎者們探索了該理論的許多應用問題,他們對最優契約安排的分析為包括破產立法等諸多領域的政策和制度設計奠定了基礎。
在當天瑞典皇家科學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現場,霍爾姆斯特倫通過電話連線表示,得知獲獎的消息,他“非常高興,覺得很幸運并感恩”。(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契約理論 新發展 解讀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