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以有無電腦認定貧困生落后于時代
以有無電腦識別貧困生,與“精準”相差十萬八千里。貧困生的精準資助,不單要有好辦法、好措施,最關鍵的“人”也要“精準”起來。
22歲的小劉是西安思源學院大四學生,今年他在陜北老家進行貧困生建檔立卡登記后,按照規定可申請6000元助學金生活補助。但暑假他持《高等學校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情況證明表》在村子里蓋章后,回學校審批時,卻被學校以“購買筆記本電腦不算貧困生”為由,不給發補助款。(《華商報》9月21日)
隨著電腦生產技術的進步和電腦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筆記本電腦已成了學習、生活的必需品。小劉同學是工程類專業,需要做工程制圖,經常要用到筆記本電腦。如果因申請助學金,大學生不敢添置電腦,他們的學習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堵塞他們與外界連接的通道,加大他們與非貧困生之間的差距。
劉同學的貧困申請之所以被拒,其就讀的西安思源學院也“有規可依”。陜西省教育廳、省財政廳曾印發《陜西省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暫行辦法》,規定購買或長期租用電腦的學生不能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但該規定是2007年制定的,時間已過去9年,昔日的高檔消費品已成了必需品。現在看來,該規定因循守舊,沒有與時俱進。
學校以有電腦為由拒絕劉同學的資助申請,實際上違反了陜西省教育廳、扶貧辦相關通知規定的精神。2016年4月,陜西省下發《關于對高校建檔立卡家庭子女精準識別有關事項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建檔立卡家庭子女精準資助工作的通知》,把“精準資助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作為必備條件。所謂“精準資助”,就是要根據受資助者的實際情況加以評定、資助。學校無視劉同學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以有電腦為由拒絕學生的資助申請,違反了通知。
貧困家庭建檔立卡是為了實現對貧困家庭的精準識別、精準幫扶,是由當地村委會和當地政府部門進行認定的。在認定過程中,由當地的村委會或政府工作人員進行了走訪調查,對貧困家庭情況的掌握更直接全面,評定結果也更公平。
以有無電腦識別貧困生,與“精準”相差十萬八千里。貧困生的精準資助,不單要有好辦法、好措施,最關鍵的“人”也要“精準”起來: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精準識別在教育扶貧中的重要意義,以強烈的責任感,與時俱進地開展工作。(苗瑞)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貧困生 電腦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