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山東秦臺遺址遭盜掘 曾挖出特別大的骨頭
在秦家村西北方向約一公里的秦臺遺址,村內幾位在此休息游玩的老人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盜洞是9月18日發現的,并在當天警方勘驗后填埋,“因為白天來這里玩的人不斷,應該是晚上挖的,有四五米深,很奇怪的是挖出來的土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
兩個人腳踩的填埋后的盜洞
日前,位于陽信縣水落坡鎮秦家村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臺遺址遭盜掘,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秦臺遺址為一塊封土堆,東西長,南北寬,周長約四百米,占地十多畝。封土最高處約5米,逐漸向四周走低,封土堆上長滿樹木和雜草,布滿數不清的狐貍洞等。
遺址東側是一塊碑刻,上寫“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沒有對秦臺遺址的詳細介紹。南側有一塊空地,是村民燒香祈福的地方,供有“狐仙老爺之神位”的神龕。
盜洞位于封土堆最高處中央位置,已經被填埋,從填埋痕跡來看,直徑一米多,85歲的趙福林說,盜洞深約四五米,“白天來這里玩的人不斷,應該是晚上挖的,挖出來的土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據稱,盜墓賊白天將洞口用雜草遮擋,晚上盜墓,因此很難發現。至于是否挖到了什么東西,村民說也不清楚。警方接村民報警并勘驗后將盜洞填埋。
85歲的趙福林說,自己記事起,這里就是一堆封土,沒有其他附著物,草和樹木都是后來長出來的。多名老人說,這里多年以前是一處廟會,從正月十二到十五,很熱鬧,有說書的、念經的、燒香的……現在成了周圍村子里燒香祈福的一處場所。
秦臺遺址又被村民稱作“梁王墓”,但不知道具體來由,“我十來歲的時候,省里來的考古專家說這是商朝的,我問為啥,專家說是從挖出來的磚瓦陶罐之類的東西判斷出來的。”60歲的袁佩生說,根據時間推算,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后的事。
趙福林、袁佩生,還有74歲的趙福然說,上世紀七十年代生產隊在這里挖土時,曾經挖出數不清的人體骨骼、數個不完整的鹿角、約30X50厘米的青磚、齊腰高的陶罐等,他們說,“這些都是我們干活時挖出來的,親眼所見”,“骨頭特別大,估計身高在兩米多,并排整齊躺在地磚上”。曾經燒過窯的趙福然說,封土堆里還挖出過窯渣。
村民說,現存的封土堆及周邊五十米以內的土質是黑粒土,“和濱城秦皇臺還有桓臺縣那邊的土差不多”,往外則是當地的白土和沙土。
目前案件正在偵查中,警方未透露具體細節和案件進展。
編輯:陳佳
關鍵詞:山東秦臺遺址 遭盜掘 曾挖出特別大的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