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影像藝術正日漸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投資
2016年9月11日,2016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在參觀者依依不舍的無數快門聲中宣告結束。這場主打攝影作品的博覽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每屆都在刷新自己上一屆的參觀人數以及銷量等數據之外,今年更是以參展的50個畫廊來自15個國家的24個城市,成為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一屆。
Boomoon, Waterfall #2069, 2015 (c) Boomoon, Courtesy Flowers Gallery
上海攝影中心創(chuàng)始人、知名攝影家劉香成在談到攝影作品收藏的發(fā)展時曾說,“最早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的影像收藏,最近幾年才開始在中國小范圍內興起。”影像收藏盡管出現(xiàn)在中國時間不長,但是相對于當代藝術作品售價給收藏者帶來的高門檻,攝影作品則由于價格相對親民,在短短幾年間迅速地成為收藏領域的新貴。
對于發(fā)生在中國的影像收藏現(xiàn)象,知名收藏家靳宏偉則說:“影像藝術正日漸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投資,從投資角度講,優(yōu)秀的影像藝術一般來說比熱門畫作更容易介入,因而成為進入藝術市場的一條有趣的途徑。影像的優(yōu)勢之一在于可在墻上展示,作為媒介也更容易移動。”
從前兩屆的銷售數據來看,時尚攝影的主題頗受中國藏家的熱捧。但在本屆藝博會策劃之初,主辦方的定位更傾向于集中展示影像藝術領域的各個側面。本屆博覽會一共分為三個板塊,匯集各類商業(yè)畫廊的“核心”、關注攝影與移動影像時間的“連接”以及聚焦從未亮相中國大陸的國際畫廊的“平臺”。另外,全新推出以《2000年以來的攝影藝術新方法》為主題的“洞見”展覽,以及聚焦藝術家的講座與對談的“對話”板塊。
除了往屆“平面”攝影作品,本屆“連接”與“洞見”則展示了移動影像與錄像藝術的藝術家作品,以及在攝影作品上進行各種當代藝術試驗的當代影像藝術實踐,這也是博覽會中與當代藝術連接最為密切的部分。正如負責連接板塊的策劃人,著名策展人和評論家、何香凝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馮博一先生所說“當代藝術家利用影像的媒介方式進行跨界創(chuàng)作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影像藝術構成了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新的思考空間和賦予動感的視聽語言。因此,影像藝術也必將成為藝術品收藏的主要類型之一”。
今年售出的重磅作品依然以知名攝影師的作品為主,首次參加影像上海的世界級攝影機構馬格南圖片社,他們帶來的羅伯特·卡帕作品《隆尚賽馬場的觀眾》(Spectators at Longchamp Racecourse,1952),四版以8000至1.25萬美金的價格分別售出。BANK畫廊帶來的森山大道“絲襪”凹版印刷攝影作品開價15萬元人民幣,在開展不久就被整套售出。定價8萬元人民幣的Galerie Photo12畫廊的Andrea Mahl孤本作品、香格納畫廊的部分陳曉云作品、Vanguard畫廊的包括阿琦·路迷、奧諾黛拉·有機和童義欣在內的所有攝影師作品,也被國內藏家收購。
德黑蘭的Mohsen畫廊代理的伊朗紀實攝影師作品,定價2.7萬元人民幣起的多幅Mehdi Abdolkarimi作品,與定價7.7萬元人民幣和6.7萬元人民幣的Mehrdad Afsari作品,韓國首爾的Gallery Koo畫廊JinHee Kim用打洞、縫紉方式再加工的攝影作品、全攝影畫廊的波蘭攝影師Bogdan Konopka“小中見大”作品、三影堂推出年輕攝影師陳哲(1989年出生)的作品等,也在此次展會中售出。很少在國內舉辦展覽的中國人文紀實攝影師呂楠,代理他作品的北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帶來了他三部曲的225張經典代表作,他們以400多萬的整套定價,希望國內外的攝影機構與美術館來收藏。
與往屆抱著攝影作品收藏為宗旨的銷量不同,本屆展會則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藏家對攝影作品本身更感興趣,而非僅僅憑借攝影師本人在藝術品市場的行情來考量作品的收藏價值。其中,更是不乏年輕的藏家,甚至有一些畫廊表示前來購買的還有平時基本不涉獵藝術收藏的普通消費者。
越來越多的藝術畫廊進入影像作品代理也推動了這個領域的興起,在本屆參展商中不乏當代藝術畫廊,他們將在當代藝術作品領域積累的銷售與推廣經驗帶進影像作品領域,這使得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jiān)Alexander Montague-Sparey宣稱,影像上海能夠“成為中國大陸最國際化的藝術博覽會,以及亞太地區(qū)最頂級的攝影收藏目的地”。
編輯:陳佳
關鍵詞:影像藝術 正日漸成為 更具吸引力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