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抽象畫 重點不在于美不美懂不懂
肖恩·斯庫利的到來,無疑讓熱愛藝術的廣東人熱鬧了一把,雖然展廳中,直呼看不懂的人遠遠要比覺得美的人多,但也無法阻止,肖恩·斯庫利作為一位極有影響力的藝術家的存在。
“美嗎?”“看不懂”確實是現代藝術之后,觀眾意見中的主流部分。理論家楊小彥在日前發表的文章中認為“美是一種偏見”。他認為,當人們發問,美在哪里時,其實其自身已經有了一套美的標準。既然如此,何必發問?
然而,當對藝術發表“看不懂”的看法時,“懂不懂”便成為了評判藝術好壞的標準之一。正如美國評論家沃爾夫所言,“抽象藝術就像佛法中所用的箴言一樣,不加以特別解釋,別人無法理解。”
事實上,以幾何方格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早在上世紀初便進入了人們眼簾,這種被譽為抽象繪畫的門類,在俄羅斯藝術家康定斯基的“一條垂直線和一條 水平線聯結起來,產生一種幾乎是戲劇的聲音”以及一個三角形有“它的特殊的精神上的芳香”的理論支持下,影響了蒙特里安、馬列維奇甚至波洛克、德·庫寧等 藝術史上赫赫有名的藝術家。
雖然大多數人始終無法理解簡單的幾個色塊的組合,是畫家思考什么的結果,但作為一種喚起觀者心理活動的藝術形式,抽象藝術本身則具有了可對話的特點。因 為,貫穿抽象繪畫本身的,不再是限制觀者發揮想象的現實對象以及敘述的故事,而是同樣能打動人的形式及色彩本身。他們嘗試在陶器裝飾、原始部落、民族裝飾 物等元素中,發現和借鑒藝術的元素。
在康定斯基看來,紅顏色給人的感覺與號角聲一樣讓人激昂。蒙特里安對三原色以及幾何方塊的探索,更被“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蘇貝梅克形容為“把豐富多彩的自然壓縮為數學關系,是表達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覺手段”。
可以解釋抽象藝術的理論,其實早已多如牛毛。然而,這樣的解釋對于看不懂的人們,又是否真能理解?還不如某個觀眾在直面作品時直呼“這讓我聯想起爵士樂。”無可否認,這種通感效應,正是康定斯基一直所強調和追求的。
無論是從蒙特里安、馬列維奇到肖恩·斯庫利的理性抽象,或叫冷抽象,還是從康定斯基、波洛克、德·庫寧甚至后來的朱德群、中國藝術家吳大羽的抽象表現主 義,藝術家的創作與觀眾的反饋,實際上都一樣的隨性。藝術家并不會強烈引導觀眾,必須理解成什么,而更重要的是,觀眾能夠反饋藝術家怎樣的信息,這就是抽 象繪畫與傳統的、寫實的繪畫截然不同的地方。
因此,面對一幅抽象繪畫時,重要的不在于是否看懂,是否美,而是能聯想到什么。正如美術史家遲軻說“藝術不必要求別人懂,尤其是不必要求多數人懂?!?/p>
編輯:陳佳
關鍵詞:抽象畫 重點不在于 美不美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