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山西神池:傳統月餅回歸百姓餐桌
新華社太原9月16日電(記者王學濤)61歲的馬俊明在山西省神池縣專業打月餅已有10余年。談起月餅銷售上的變化,老漢不假思索地說:“個人買個人的,大宗訂購少了,老百姓買得多了?!?/p>
神池縣是黃土高原上有名的“月餅之鄉”。由于制作中用到當地盛產的胡麻油、600米深的巖溶水,再按照12道工序加工而成,因此月餅色澤金黃、入口香甜、油而不膩,其制作工藝已成為山西省非遺。
“月餅上的腐敗”由來已久,飽受詬病。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深入實施和反“四風”建設的扎實推進,“節儉過節”正成為黨員干部和廣大百姓的自覺選擇。
“前幾年大宗訂購時,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團購的月餅能占到銷量的40%,現在這塊幾乎為零了。”神池月餅加工技藝的非遺傳承人呂效忠說。
隨著公款訂單大幅減少,再受到經濟形勢影響,從2013年開始,神池月餅市場呈現逐年下行狀況。去年全縣月餅銷量約為1700萬個,只有2012年銷量1.2億個的七分之一。
對此,神池縣食品協會原會長陳杰頗有感觸。他說,以前一些生產廠家憑借私人關系,靠單位訂購來維持生存,如今大多已失去生存空間。
在此背景下,月餅產業轉型勢在必行。如今,神池縣內月餅加工企業已由2012年的300多戶銳減為90余戶。月餅生產開始由靠關系到走市場,由純手工走向機械化,由小作坊向公司化發展,不僅使更多物美價廉月餅走進百姓餐桌,更使溫情儉樸的節日氛圍回歸。
記者在當地走訪發現,散裝“親民”月餅占據市場主流,平均一個3元左右,最精致的包裝也是樸素紙盒裝。
在實力強的月餅生產企業,盡管滿負荷生產,但仍供不應求。記者在山西長祥圓食品有限公司看到,除了手工制作外,公司還上了自動化月餅生產流水線。中秋前1個月,工人們每天從早6點忙到晚12點,1天制作四五萬個月餅。
“機械化是為了提高產量,但和面和調餡兒仍是傳統工藝。”公司總經理甄建英說,他們一直走平民路線,誰家過節還不吃塊月餅,所以不受影響。
內蒙古的尚有全和朋友們專程前來采購了20余箱月餅。他說,“好吃啊,我們那兒的紅糖月餅沒有神池月餅正宗?!?/p>
曾在神池縣水利局上班的賈建功,已經連續多年自己選購月餅。他說,過去單位發的月餅不一定可口,造成浪費?,F在買當地最地道的合家歡貢月,一家人分著吃,既美味又有鄉情。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傳統月餅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