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自身建設 自身建設

“指尖”上的履職

民革鄭州市委會宣傳工作走入“微信時代”

2016年08月30日 10:17 | 作者:萬李娜 | 來源:團結報
分享到: 

“快點休息吧,怎么還在看手機?注意保護眼睛。” 8月28日晚上10點左右,李志學的家人心疼地催他。這樣的催促,李志學已經習以為常。

李志學是民革河南鄭州市委會宣傳處處長。8月28日雖然是周日,但臨睡前他還要通過手機完成一樣工作:修改審閱第二天早上要在微信公眾號“民革鄭州市委會”上推出的一篇稿子。對李志學而言,下班后還要忙于工作,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一年多了。

故事要從2015年5月講起。

時代潮流勇爭先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閱讀成為大眾非常依賴的接受信息方式。對于民主黨派來說,緊跟時代的步伐,用好手機媒體等現代信息工具有著重要意義。

在這種背景下,去年5月,按照民革中央全面推進新媒體建設的工作要求,民革鄭州市委會決定籌建微信公眾平臺。

開設微信公眾號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更好地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加強民革鄭州市委會思想建設,創新市委會宣傳工作方式,搭建民革黨員學習平臺,擴大民革社會影響,從而促進民革市委會各項工作更好地開展。

“工作要創新,要取得突破。”鄭州市副市長、民革鄭州市委會主委劉東提出了具體要求。

這項工作得到了民革黨員的鼎力支持。民革黨員企業家王振超,讓其擁有的文化公司負責公眾號的平臺設計和后臺維護。

2015年5月底,“民革鄭州市委會”微信公眾號試運行,每周推送一次信息。試運行情況如何?為了搜集反饋意見,民革市委會召開基層支部主委培訓會,在支部主委之間進行公眾號測試。兩個多月試運行后,民革市委會又升級了平臺功能,推送信息的頻率由每周一次調整為每天一次。

和大多數民主黨派市級組織人事情況類似,民革鄭州市委會宣傳處只有一位工作人員。工作量太大怎么辦?民革市委會領導一度顧慮重重。

“沒有超人的付出,哪來超人的成績!”宣傳處表態一定將公眾號辦好。一番努力之后,升級版“民革鄭州市委會”微信公眾號于2015年8月6日正式上線。

一盞青燈辦微信

進入“民革鄭州市委會”微信公眾號,可以看到由五角星、五個板塊、橄欖枝等要素精心設計的公眾號的標志,配以合理的釋義,給人以莊重、嚴肅、美觀的感覺,民革中央宣傳部有關領導對這一獨具匠心的設計給予了肯定。

頁面下方顯示著公眾號的三個欄目“民革要聞”“基層動態”“學習園地”。分別點擊這三個欄目,則顯示出子欄目菜單:活動通知、工作動態、參政議政、專題報道,支部活動、社情民意、中山畫院、黨員風采,民革之聲、民革人物、他山之石、文化園地。

據介紹,在界面上設置菜單,所推送過的信息都收集在菜單里,供大家隨時查閱,這一做法達到了“微網站”的效果。民革市委會力求把微信公眾號打造成“信息發布的窗口、基層展示的舞臺、交流溝通的橋梁、學習上進的平臺、對外宣傳的名片、黨員精神的家園。”

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公眾號已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信息收集—信息編輯—信息推送”的工作程序。民革市委會建立了信息員微信群,29個基層支部(籌備組)都有信息員進行信息的采寫、上報工作,民革市委會進行信息的收集、編寫、審核后,把信息交付微信后臺推送。

“我們約定每天上午9:00左右推送信息。這需要頭一天必須把信息整理好,所以經常遇到白天開展活動,連夜編寫信息的情況,以確保第二天早上發布、保證其時效性。”李志學說。

對公眾號的內容把握,民革市委會也總結出一些經驗:一是必須圍繞民革的中心工作,弘揚主旋律,政治上不能出錯。二是文章審核要嚴,特別是基層報送信息,要嚴格編審,文字上不能出錯。三是轉載文章要看清是非,并注明出處,法律上不能出錯。四是必須有敬業精神、開拓精神,能靜下心來,守得住寂寞和勞苦。

“在張自福副主委和張路秘書長的辛苦審核和嚴格把關下,我們發布信息從沒有出現過失誤。仿佛和民革黨員們赴一場約定,我們每天定時(除節假日)向他們發布信息。”李志學說。接受記者采訪時,在北京參加“親歷者贊”民革人物報道集(第五、六輯)審稿會的他還在手機上編寫修改基層支部報上來的信息。

長時間的手機編寫預覽稿件,李志學的視力明顯下降。他說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和微信后臺工作人員對一條信息反復瀏覽、修改,也不知有多少次很晚的時候還要將重要的稿件請市委會負責人過目。

為了公眾號的健康運行,市委會上上下下需“額外”付出一份辛勞。

花開引得蜂蝶舞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很快,“民革鄭州市委會”微信公眾號成為民革宣傳思想理論工作的一抹亮色。

2015年11月,在民革全國宣傳思想理論工作會議上,民革鄭州市委會積極利用微信形式加強宣傳工作的做法受到了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點名表揚,被授予“民革全國宣傳思想理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12月,李志學作為特邀人員代表民革鄭州市委會在民革中央網站特約編輯會議上發言,介紹公眾號的開辦經驗和體會。

今年7月,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在民革十二屆十五次中常會上指出,“要積極利用民主黨派的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加強民革宣傳思想工作,以信息化的手段搞好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首次指出了微信公眾號對民革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而民革鄭州市委會公眾號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已取得了明顯實效。民革河南省委會副主委閔紅一直默默關注著民革鄭州市委會微信平臺,“你們微信平臺辦得非常好,信息非常及時、全面,還經常轉載民革中央、省委會的消息,我每天必看,我是你們的粉絲!”她由衷地贊嘆道。

民革市委會副主委張自福表示:“現在,微信公眾號變成了市委會一個重要的宣傳交流平臺。通過這個平臺,黨員們了解了市委會的主要工作,市委會也掌握了基層支部的活動狀況,它有效地凝聚了全體黨員,成為黨員們的精神家園,大大增強了市委會的凝聚力,由此帶動了市委會各項工作的開展。同時平臺提升了市委會工作信息化、規范化的層次和水平,成為市委會對外交流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借此平臺,各基層支部能及時了解到市委會及其他支部的活動狀況,彼此互相激勵,紛紛開展各項活動,從而推動了市委會各項工作的開展。比如,去年市委會發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通知后,各支部紛紛開展參觀抗戰紀念場館等學習調研活動。

李健是一位年輕的民革黨員,談起微信公眾號,他贊不絕口,“這個平臺太好了,通過它,我能及時看到市委會的重要活動,看到各支部工作狀況,學習到社情民意、調研報告的寫法,同時平臺轉載的統戰類信息知識正好滿足了我對統戰知識的需求。”

據市委會介紹,民革黨員及社會人士對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度不斷增加。截至目前,平臺的“朋友圈”已超過了鄭州市民革黨員的總數(550人),關注人數已達700余人,平臺共推送信息400余條,基層上報信息達200余條,遠遠超過了原來紙媒平臺的影響力。平臺推送的信息經常被黨員和社會人士轉載,單篇文章閱讀量也屢創新高,其中推介民革書畫家的文章《王三友書畫鑒賞》經過黨員們相互轉載,閱讀量達6856人;黨員原創文章《團隊協作挑戰自我》更是在黨員們朋友圈發酵,閱讀量高達兩萬余次。


編輯:吳靜怡

關鍵詞:民革 鄭州市委 宣傳 微信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 | 亚洲首页AV免费观看在线 | 日本在线不卡v免 | 在线看黄Ⅴ免费网站免费看 | 中日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