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網購“先行賠付”不妨“騎驢看唱本”
8月23日,北京市工商局與天貓、京東、蘇寧、亞馬遜、國美等11家知名網絡交易平臺簽署《加強網絡交易消費者權益保護框架協議》,根據協議,11家電商都要實施網絡購物先行賠付制度,這是行政部門首次和網絡交易平臺進行主體信息、質量監管、消費維權等數據交換。(8月24日《京華時報》)
網購,早已成為公眾的一種生活方式,但對此,社會上的詬病還是比較多的。如今實施網絡購物先行賠付制度,對消費者而言,是一大福音,今后在網上購物時,可以更有底氣了,因為法律的保護更進一步。
而對整個網購行業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之前,大家對網購有很多的質疑與批評,除了網購商品的質量不夠好之外,還有“維權難”的尷尬現實。如今,行政部門積極作為,既有利于緩解消費者“維權難”的尷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出高質量的網購商品。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這樣的規定,為“先行賠付”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據,只差明言罷了。
而在《食品安全法》第148條中,則明確了“先行賠付”規定。當然,公眾網購的除了食品還有其他商品,那么這樣的法律規定,便是值得借鑒與推廣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呵護好網購商品的質量。
不過,對于網購“先行賠付”制度,仍然有人不太看好。有人認為,“先行賠付”雖好,但很難得到落實,因為其肯定會有很多的條條框框,任何一條無法滿足,“先行賠付”制度的善意初衷便無法照進現實。還有人認為,“先行賠付”制度雖好,但不是治本之策,真要從根本上對網購行為進行規范與約束,還應在監管上發力。
不能說這些說法沒有道理,但這些觀念難免有“為質疑而質疑”的嫌疑。對于網購“先行賠付”制度而言,最理性的態度,不是其“一出生就質疑”,而是給予其一定的空間,采取騎驢看唱本——走著瞧的態度。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設置,任何的制度,都是有漏洞的,但其也會有好的一面。
因而,對網購“先行賠付”制度,就應該任其實施,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從一開始就上綱上線地進行批評,其實并不利于建立良性的網購秩序。只有不斷地去改進、去作為,“先行賠付”制度的善意,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釋放。(龍敏飛)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網購 先行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