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提案 提案
大連市政協跨年度跟蹤辦理協商“一號提案”
新區之“新”重在體制機制要“新”
大連市政協副主席王乃波近日帶領委員對2015年市政協“一號提案”——《關于以體制創新和自主創新為突破口,推動金普新區創新發展》進行跨年度跟蹤辦理協商,“驗收”提案辦理成果,提出進一步建議。
2014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大連金普新區,并賦予其“建設成為我國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引領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重要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變發展方式的先導區、體制機制創新與自主創新的示范區、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的先行區”等重要使命。大連金普新區是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等新區之后的第10個國家級新區,其建設與發展引起了市政協委員、黨派團體的極大關注。
“沒有體制機制創新,‘先導區’和‘先行區’的作用就難以發揮;沒有自主創新,‘戰略高地’和‘新增長極’的目標就難以實現。”去年年初,民建大連市委、市工商聯、民盟大連市委、農工黨大連市委聯合提交了《關于以體制創新和自主創新為突破口,推動金普新區創新發展》的提案,指出新區開發建設首先要在體制機制上先行先試,在自主創新上率先突破,以釋放改革紅利、激發開放動力、增強發展活力。市政協將該提案確定為當年的“一號提案”,分別得到市委書記、市長的批示,相關協商辦理工作也被市政協列為當年的重點調研課題和專題常委會協商議題。
對上年“一號提案”跨年度跟蹤辦理協商,大連市政協已堅持多年,旨在為提辦雙方搭起一個互動平臺,就提案涉及的前瞻性、綜合性較強的問題持續建言,推動提高提案辦理實效。當日實地視察新區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生物藥業產業創新創業基地、華信理化檢測中心等企業及聽取提案辦理情況通報后,委員們了解到,一年多來,金普新區相繼啟動了管理體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已逐漸成為大連市經濟要素最集中、經濟活躍程度最高的板塊,目前全區各類企業超過3萬家,世界500強企業中有66家在新區投資了近百個項目,并擁有眾多高精尖技術成果。
委員們對金普新區的發展速度、發展規模和發展成效給予高度評價,同時提出,新區之“新”,重在體制機制要“新”;“先行先試”就不能坐等政策,就要實實在在地真抓實干。委員們建議始終把創新作為推進金普新區發展的根本動力,以世界經濟發展的視野看創新,以國內新區成功的經驗做法看創新,緊密結合新區實際,不斷加大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力度,進一步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使創新成為引領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記者 呂東浩 見習記者 孟雪瑩)
編輯:薛鑫
關鍵詞:大連市政協 “一號提案” 金普新區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