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全方位多環節的中醫藥服務為國人健康保駕護航
在全民關注健康,關注生活質量的當下,中醫“治未病”、中醫養生保健、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等以中醫藥方法保障人民健康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針對醫改面臨的諸多問題,有沒有“中國式解決辦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的中醫藥正在煥發勃勃生機,并將在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中發揮更多作用。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集防病治病、養生保健于一體,具有臨床療效確切、預防保健作用獨特、治療方式靈活、費用比較低廉的特色和優勢,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人群患病,十分符合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要求。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有助于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可及,控制醫藥費用,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建立政府承受得了、群眾負擔得起、財政可持續保障、中西醫并重的中國特色醫療保障制度和衛生與健康發展模式。
秦皇島市島上書店邀請太極老師和茶藝師為讀者表演“茶韻太極”。視覺中國供圖
2020年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
《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一是要使人人都能通過基本醫療保障享有中醫藥服務;二是讓人人享有方便可及的中醫藥服務。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重點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促進中醫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在目前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覆蓋率已達到40%以上的基礎上,穩步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標準、豐富服務內涵,向城鄉居民統一提供中醫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二,完善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加快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體系建設,使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寬,中醫藥服務可得性、可及性明顯改善,有效減輕群眾醫療負擔,進一步放大醫改惠民效果。第三,完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鼓勵中醫藥提供和使用政策,在規范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納入醫保支付的醫療機構中藥制劑、針灸、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范圍,鼓勵提供和使用適宜的中醫藥服務。適當提高新農合中醫藥報銷比例。探索鼓勵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的醫保支付政策,引導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
據介紹, “十三五”期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及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等部委聯合啟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持續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將在8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7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設立中醫館、國醫堂等中醫綜合服務區。
中醫“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
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是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優化健康服務的重要舉措之一。2007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同志從歷史和時代發展的戰略高度,開創性地提出了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2007年正式啟動了治未病健康工程,發布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實施方案(2008—2010年)》、《關于積極發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的實施意見》、《中醫預防保健(治未病)服務科技創新綱要(2013—2020年)》等指導性文件。先后確定了173個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單位、65個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地區。
自2012年起,在中醫醫院評審標準中明確要求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均要成立治未病科,并提供相關服務。出臺《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修訂稿)》、《基層醫療機構“治未病”服務工作指南(試用稿)》,指導各類醫療機構為群眾提供規范的中醫治未病服務。
經過近幾年的摸索與實踐,治未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負責人表示,一是治未病理念得到廣泛認可。社會對治未病的認知度、認同性和歡迎程度不斷提高。各級政府對中醫治未病工作的支持力度和重視程度也進一步提高,行業內機構和人員開展治未病工作的信心明顯增強,積極性不斷提高。二是治未病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近年來,在二級以上中醫醫院普遍建立治未病科的基礎上,中央財政投入5.49億元開展中醫治未病服務能力建設,完善了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功能,優化了設備配備,將服務拓展至基層。三是治未病服務能力得到提高,技術方法逐步規范。各類服務提供機構治未病服務量明顯增多,服務方式和內容不斷拓展豐富,服務技術和流程逐步規范。四是中醫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已經正式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目前已經覆蓋40%以上的65歲以上老年人和0~3歲兒童。
下一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著力完善醫療機構治未病科建設,提高治未病服務能力,豐富治未病服務內涵,為群眾提供融健康咨詢評估、干預調理、隨訪管理等于一體的高水平、個性化、便捷化的治未病服務;同時依托醫療機構向居民推廣中醫養生保健方法,提高公民健康素養和身體素質。
中醫藥發力健康養老服務業
中醫藥在幫助和促進老年人健康養老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作用。中醫把幫助人們實現健康和長壽作為重要目標,可以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在應對老年性疾病及慢性病、老年人養生保健、生活護理等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負責人 告訴記者,中醫藥與養老服務結合,不是醫療與養老的簡單結合。一是將中醫藥養生保健“治未病”的理念和技術方法,融入老年人日常生活、起居、飲食等各個方面,引導形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積極向上的健康生活態度。二是通過中醫體質辨識,針對不同體質采取相應行之有效的中醫藥干預方法,以及推廣太極拳等方便易行的運動功法,增強老年人體質,幫助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三是將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防治理念和技術方法融入養老全過程,用經濟綠色、副作用小的技術方法診療老年人疾病以及促進病后康復,用經濟有效簡便易行的方法提高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質量。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度重視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目前,已經將推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納入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醫政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已與全國老齡辦簽署合作協議,通過建立部門合作機制,在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機構、技術、產品、人才等重點領域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快速發展。
未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加快推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著力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和中醫醫療服務。一方面,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持續加力和深化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快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體系建設,提升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能力,著力為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各個人群提供高水平的、形式多樣的、層次多元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另一方面,加強部門協調和合作,著力在中醫藥健康養老相關政策、機構、人員、技術、產品等方面有所突破和發展,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到中醫藥健康養老各個領域中去,同時,探索設立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機構,建設一批醫養結合示范基地,推動中醫藥與養老融合發展。通過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為建設健康中國、為實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發揮中醫藥應有的作用。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中醫藥服務 健康 中醫 養生 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