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健康全生命周期理論首次寫入國家戰略

2016年08月22日 09:33 | 作者:董偉 李晨赫 王林 江山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說起健康,譚尚華的話就多起來。

以前看病很難,鄉鎮衛生院都沒有像樣的醫生、設備,一個小毛病也得去城里折騰,否則就可能誤診;現在,村衛生室都搬進了新房子,醫療器械也更專業了,除了疑難雜癥,基本上可以不出村了,頂多到鄉里,實在不行還可以轉院。

以前看病很貴,全靠自費,稍微大一點的病就能壓垮一個家,要是攤上重病,更是毀了幾代人的生活,隔壁鄰居家孩子前些年得了白血病,最后弄得人財兩空,只剩下倆老人;現在有了新農合,擔子輕了不少。“我媳婦兒做甲狀腺手術,花了6000多元,報銷了一大半。”

這位廣西上林縣愛長村的農民認為政策越來越徹底地解決實際問題。8月20日,他聽說中央又送來了更大的“紅包”。他說相信未來會更好。

在剛剛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這就意味著健康不僅被提升到空前的戰略高度,而且被賦予了更為深刻和廣大的內涵。

“健康全生命周期理論在學術界早已有,但是中央以國家戰略視之卻還是第一次。”廣東省衛計委巡視員、廣東省醫療安全協會榮譽會長廖新波說,它表明整個社會對健康從搖籃到墳墓的關注,超越了之前看病的概念,將預防的重要性、環境的重要性等突出出來!

8月18日,在安徽省兒童醫院,醫護人員在轉運車上檢查設備。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8月18日,在安徽省兒童醫院,醫護人員在轉運車上檢查設備。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健康關口前移

數據顯示,僅僅在25年前,傷害、傳染病、新生兒、營養和孕產婦疾病占中國疾病負擔的41%,與今天普通發展中國家水平相當。而現在,慢病占到了中國77%的健康生命年損失和85%的死亡誘因,與多數經合組織國家的情況相近。僅心血管疾病和癌癥就占到死亡的2/3。

一項研究發現,4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的診斷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樣本量的56.2%,48.5%和19.2%。這意味隨機抽樣的樣本中,33%患有高血壓但沒有得到很好控制。2009年中國成人超重的比率為29.2%,是1991年(11.8%) 的近三倍。49%的中國男性每天吸煙,這一比例是經合組織國家的兩倍。

這種現實促使中國必須做出改變。

“慢性病的特點是什么?死亡率高,發病周期長,但是它是可預防的呀!”中國預防科學院原副院長吳宜群說,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成立,預防從醫學中被單獨“拎出來”成為一門學問,說明當時國家意識到了預防工作的重要性。

如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要重視重大疾病防控,優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減少人群患病。

在吳宜群看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就意味著必須將健康的關口前移到生病之前,不僅要治療已經生病的人,而且要關心還未有癥狀的人。她還認為,盡管沒有全面的數據,可是把錢花在預防上比放在治療上劃算,是人們都接受的事實。

而單項的研究表明,每投入1元用于社區高血壓的綜合防治,就可以節約心血管病治療費用8.59元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創始人孫宏濤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說,“疾病治療只是末期,在它還未露頭或剛露頭時打掉才劃算,從社會成本上來說也是更有效的。10元錢如果有9元錢用在預防上,就能減少成本。”

他相信,預防醫學未來會更加受重視。

國家和民眾要各有承擔

在吳宜群看來,預防說起來很籠統,其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她說,從幼兒吮吸鉛筆,到用錫壺熱黃酒;從工業區飲用水是否重金屬超標,到夏天到哪里游泳容易溺亡;從高中生學吸煙,到老年人定時測量血壓,都和預防脫不了關系。

而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事情,卻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對做好。如何能讓每個人都能掌握健康的基本知識,做好自我保護?吳宜群認為,如果每個人都能掌握《中國公民健康素養》,那么這一天就越來越近了。

這部共66條、于2015年完成最近一次修訂的知識框架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基本知識和理念(25條)”,其余兩部分是“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29條)”和“基本技能(12條)”。

參與條例最初制定和最近修訂的吳宜群認為,之所以基本知識和理念被放在一開始,是因為理念有時甚至比技能更重要。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環境與健康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促進健康”“每個人都應當關愛、幫助、不歧視病殘人員”……這些常見的表述,被認真地寫在了旨在提升公民健康素養的條例里。

中華預防醫學會公眾健康與臨床控煙專家委員會副主席支修益則強調,提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不是權宜之計短期行為,需要國家制定長期規劃才能逐步實行。而這一過程不僅屬于政府行為,更應成為黨的中心工作。方方面面都要互相配合共同努力。

“保障健康離不開食品安全,這需要食品藥品監督部門的努力。”他舉例說。

吳宜群則建議政府應該做些基礎性工作,比如發展健康大數據。她曾在德國見到這樣一幕:

一個小男孩誤食了媽媽的口紅,焦急的媽媽立刻給中毒專線打電話,詢問是否需要去醫院。熱線另一端的工作人員詢問了口紅的品牌和型號,在數據庫中調取了口紅的成分,發現這支口紅的成分并不會對小男孩的健康造成影響,于是叮囑他們不要擔心,待口紅排出體外即可。

“互聯網+”打開醫院圍墻

李天天認真讀了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的報道。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更加堅定了這位丁香園網站創始人所認定的路:通過互聯網與基礎醫療服務深度融合,探索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路徑。

他認為,“互聯網+醫療”的最佳使用場景是基礎醫療服務,如常見病、慢性病的管理,而非罕見病、疑難雜癥的診斷。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快速獲得健康信息,學會良好的生活方式;通過互聯網,患者可以方便地將實時數據發送給醫生,獲得醫生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這正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他給予了我們很大的信心。”李天天說。

他表示,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醫療設備的快速發展能夠協助基礎醫療服務能力的擴展和前移,通過互聯網方式進行健康科普教育、實現持續的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已經成為可能,對于推進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重大價值。

“創新技術和創新服務模式具有‘穿墻入戶’的能力,打開了醫院的圍墻,將服務通過小小的智能手機或可穿戴設備延伸到患者身邊,極大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讓疾病從預防到治療、再到跟蹤管理可以有機銜接并深度融合,貫穿健康管理服務始終。”

不過,李天天并非“唯線上論者”,并不認為健康中國應建立在虛擬之上。“實際上,線上也好,線下也罷,都旨在讓之前零散分割,各管一攤的服務體系得以連接,真正實現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一體化健康服務。這樣才可能更加接近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們健康的目標。”他說。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健康 生命周期 預防 國家戰略 食品安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综合久久本道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的a级一片 | 日本亚洲精品视频 | 最新AV资源在线观看网 | 亚洲人成色44444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