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外賣行業需要“穩”下來
飛奔在街上的“小哥”們,只是電商或外賣行業發展的最可見的部分,這些行業的主體部分,才是潛在公眾視線之下的“冰山”。但如果水面上可見的部分顯得過于忙亂無序,則人們會本能且合理地推測水下的那座“冰山”,是不是也不那么堅固和穩定?
日前有媒體報道,隨著外賣送餐行業快速發展,“送餐小哥”成為繼“快遞小哥”之后的又一個熱門行業,同時也成為交通事故頻發的肇事者和受害者。
外賣送餐行業得以快速發展,自然有其巨大的市場需求作依托。工作高度緊張的公司白領,越來越被手機、電腦黏住的宅男宅女,都是外賣送餐的忠實擁躉。每當就餐時間集中出現在街頭,且打著醒目招牌的送餐電動車,幾乎成為北京等大城市的街頭一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即使沒有媒體的集中報道,送餐小哥們的自身安全,及他們的出行特點給他人帶來的潛在威脅,也早已成為公眾關注和擔心的熱點。
事實上,各地圍繞電動車是否應該受限而產生的爭論中,“快遞小哥”對電動車的高度依賴和超標使用,始終是最核心的焦點。如果沒有快遞行業對電動車的大面積超標使用,公眾對電動車的反感和主管部門取締電動車的沖動,都不會那么強烈。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快遞行業對電動車的高度依賴,各地取締電動車的決定,也不會面對那么大的阻力。這個看似悖謬的關系,恰是物流業快速發展,與城市管理之間相互不適和沖突的直接結果。而“送餐小哥”的工作性質,與“快遞小哥”高度相似,今天人們對“送餐小哥”的觀感,不過是重復且強化了對“快遞小哥”的擔心而已。
其實,飛奔在街上的“小哥”們,只是電商或外賣行業發展的最可見的部分,這些行業的主體部分,才是潛在公眾視線之下的“冰山”。但如果水面上可見的部分顯得過于忙亂無序,則人們會本能且合理地推測水下的那座“冰山”,是不是也不那么堅固和穩定?
雖然經過幾輪兼并重組,外賣行業也已經形成兩三家集中度頗高的行業巨頭,但殘酷拼殺的局面并沒有根本改觀,整個行業從平臺、商家乃至“送餐小哥”們,仍然處在躁動和紊亂的狀態之中。從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某外賣平臺的“黑餐廳”,到幾天前再次被媒體發現,多家被取締的“黑餐廳”衛生狀況并無改觀,卻重新在外賣平臺上線,都暴露出整個外賣行業仍然留有濃厚的草莽色彩。
借助互聯網+概念,O2O模式確實具備巨大發展潛力和無限想象空間。但在中國現實中,當線下市場環境就不夠規范和嚴格的時候,脫離實體監管的線上交易,反而給本來上不了臺面的黑餐廳、黑作坊提供了更廣闊的灰色地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線上交易平臺越是追求超常規的飛速擴張,就越是有意無意地拓展著這個灰色地帶,不管是外賣平臺遇到的黑餐廳難題,還是電商平臺遇到的假貨難題,都是這種發展模式的必然后果。在街上“風馳電掣”的送餐、送貨電動車,只是表面上最躁動的水波而已。
多年來的實踐證明,當企業的快速擴張與安全穩定的發展出現矛盾的時候,企業幾乎必然地會選擇快速擴張而輕視并犧牲安全和穩定——至少中國的企業大多如此。此時,來自外部的監管就格外重要。這種監管既可以來自政府,也可以來自社會中介組織,或直接來自消費者。且鑒于線上交易的全新特點,傳統的監管模式也面臨挑戰和困難,急需與互聯網線上交易相適應的監管模式和監管手段。譬如,給每一家上線交易的餐館后廚安裝實時監控鏡頭,讓每一位點餐的食客都能看到自己的那盒外賣如何制作,就可能大幅壓縮黑餐廳的灰色空間。或者給每一輛外賣送餐電動車安裝不可拆卸、更改的測速記錄儀并隨時抽查,就可能減少送餐小哥風馳電掣的沖動。
監管辦法當然遠不止這些,甚至可能有更多更好的辦法以致根本不需要這些。但前提是各方就外賣行業需要“穩”下來達成共識,新的辦法才可能被需要,而后才可能被琢磨出來。(張天蔚)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外賣行業 送餐小哥 快遞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