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宜昌市政協力補四大短板 探索政協協商民主新路徑
剛剛過去的7月,宜昌市的政協委員大都在做同樣的動作,帶著一個“綠色生活”的題目,到自己聯系的社區或鄉鎮征求老百姓的意見——這是規定動作,每個季度第一個月的15號前,委員必須進社區,可以帶著課題,問計于民;也可以帶著真心,問需于民?!皟蛇M”以來,委員召開座談會2600多場,收集群眾意見建議8000多條。這種經常性的聯系,最直接的效果,是委員的提案數量和質量迅速提升。原來提不出問題、提建議空泛的委員多,如今個個如接通了源頭活水,社情民意信息和提案源源不斷,并且材料鮮活、問題精準、建議針對性強。
還有一個副產品,就是給委員發揮特長、服務群眾提供了平臺。政協委員徐勇聯系社區時,了解到當地居民得結石病的較多,有個村子更是被扣上了“結石村”的帽子,村民對水質安全有深深的疑慮。
徐勇的本職工作是醫務工作,他利用專業所長5個月六進村組,形成近10萬字調研報告,科學結論顯示,結石與水質關系不大,但發現井水細菌總數、大腸菌數超標。徐勇所在的市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委員會聯合提出提案,建議有關部門幫助村里盡快通上自來水。
村民不僅打消了疑慮,還最終喝上了自來水,“政協委員是辦實事的?!边@樣的口碑,不脛而走。
政協委員多是資源豐富的各界精英,而基層最缺的便是各類資源,供需,在政協這個平臺上實現了無縫對接。據統計,“兩進”以來,宜昌全市政協委員累計為民辦實事近5000件,捐贈資金8000多萬元,義診近8萬人次……
委員走下去,群眾走上來。宜昌市政協還制定了“四請兩公開”制度,普通市民代表被邀請參加政協的協商會議、調研視察、民主監督,同時還面向群眾公開征集提案線索、征求設計重大民生問題的意見。近年來,宜昌市已有300多名群眾代表被請進政協的各類協商會議,在政協這個平臺上,與黨委政府領導同堂議政,獻智獻策,順利實現有序政治參與。
編輯:薛鑫
關鍵詞:宜昌市政協 政協協商民主 宜昌市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