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古人相信玉石能使尸骨不朽 玉九竅塞的喪葬文化盛行
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的玉器繼承了戰國時代玉器的傳統,并有所變化和發展。禮儀性的玉器 (所謂“瑞玉” )較前減少,組成佩飾的各種佩玉在種類上趨于簡化,用于喪葬的玉器顯著增加,玉制的日用品和裝飾品也有較大的發展。
玉九竅塞,漢,玉眼蓋:長4.8cm,寬2.3cm,厚0.3cm;玉塞:高1.8—5.5cm,大端最寬0.9—1.4cm,小端最寬0.7—1.4cm;白玉蟬唅:長7.1cm,寬2.8cm,厚0.3cm。
玉質均有不同程度的絮斑、黑斑、綹及沁色。玉塞均作不規則八棱形,一端大,一端略小,表面多有黃褐沁斑,有的已成雞骨白。眼蓋一對,棗核形,表面弧凸,兩端各鉆一孔,背平。玉蟬,玉質瑩白,拋光細膩,線條簡潔、流暢。
在中國,以玉入殮的傳統至少可以追溯到6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死者或以玉琮、玉璧圍繞、覆蓋周身,或于雙眼蓋玉片、手中握玉、口中含玉,但當時口含、手握、眼蓋之玉,其形狀并不固定,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西周中期,玉冥巾已初步成型。所謂玉冥巾或曰玉覆面,即于織物上縫綴玉片覆蓋于死者面部。冥巾上所綴玉片,或據五官之形裁制,或作隨意的幾何形。玉冥巾的使用一直延續到西漢時期。類似本品的眼蓋,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縫綴于冥巾之上。殮玉制度到漢代臻于完備。西漢早期,出現了覆蓋死者周身的玉衣,棗核形玉眼蓋有時即縫綴于玉衣相對于死者眼睛的部位。此外,漢代還在前代殮玉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了形制相對固定的玉九竅塞和玉握,即死者口中含玉蟬,鼻孔、耳朵、肛門、陰道均塞納八棱柱形玉塞,雙手握玉豬各一。玉衣、玉九竅塞、玉豬,以及嵌玉的枕、棺槨,構成一套完整的漢代玉殮具。
喪葬玉器從廣義上講,也可以泛指一切隨死者埋在墓中的玉器,因為古人的習慣,當一個人死了以后,總愛把他生前隨身佩帶的玉器一起埋入墳墓,帶到另一個世界。這樣就把很多裝飾玉器和禮議玉器也包括在喪葬玉器范圍之內。所以,考古學家認為,喪葬玉器應該“是指那些專門為保存尸體而制造的隨葬玉器,而不是泛指一切埋在墓中的玉器”,它們主要有玉衣、玉塞、含玉和握玉等。
玉豬,漢,高2.9cm,長11.2cm,寬2.3cm
青玉,玉色略偏綠。圓雕臥伏豬形,表面以寬深陰刻線勾勒輪廓,具有典型的“漢八刀”加工特征。
玉豬是漢代具有特征性的殮玉,常見墓葬出土,通常成對握于死者手中,通體光素無紋,刀法簡潔、明快。漢代以后雖然少見,但死者手中握物的習俗一直流行。內蒙古地區發現的陳國公主墓表明,在契丹人建立的遼代,陳國公主和駙馬入殮時分別手握琥珀龍、鳳或蓮魚雕件。玉豬在明代墓葬中亦偶有發現。這都表明死者手中握持物品習俗的源遠流長,以及在古代各民族間的普遍流行。
玉豬,漢,其一長11.2cm,高2.9cm,其一長11.7cm,高2.6cm
兩件作品所用皆新疆玉,顏色不同,一件玉呈青綠色,另一件玉呈青白色。圓柱狀,底面較平,兩端略作切削以呈豬首及豬尾的外形,又以粗陰線界出眼、耳、四肢,雕琢簡練樸實。
這類玉豬在漢代墓葬中有較多的發現,一般都置于逝者手中,為喪葬使用的玉握。在漢代及稍后時代的喪葬禮俗中,玉豬的使用較為流行,其中的一些作品四肢直立,頭、臀部隆起,形象較為真實。
漢代人認為玉石能使尸骨不朽,所以用于喪葬的玉器在漢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葬玉主要有玉衣、玉九竅塞、玉琀和握玉。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用的殮服,外觀和人體形狀相同。完整的玉衣由頭罩、上衣、褲筒、手套和鞋5部分組成,每部分都由許多小玉片編成。根據等級的不同,用于編綴玉片的分別為金縷、銀縷或銅縷,個別還有用鎏金銅縷或絲縷編聯的。滿城漢墓所出的 2套金縷玉衣,是考古發掘中第一次發現的保存完整的漢代玉衣。金縷玉衣體積大,結構復雜,經過精心設計制成,是漢代治玉工藝高度發展的產物。
玉眼蓋
玉鼻塞
玉耳塞
白玉蟬唅
玉肛塞
玉陰塞
玉九竅塞是作為填塞或遮蓋耳、目、口、鼻、肛門和生殖器等九竅用的,這些玉制品皆為素面。玉琀一般作蟬形,置于死者口中。至于死者手中的握玉,在西漢中期以前多作璜形,系用玉璧改制而成,到西漢中期以后,逐漸流行為玉豬。死者手握玉豬的習俗,在東漢和魏晉南北朝都很流行。玉蟬和玉豬的造型變化不大,刻紋也都比較簡單。此外,葬以玉衣的死者,其胸背往往鋪墊許多玉璧。這些玉璧也應屬于喪葬用玉。滿城漢墓所出的漆棺,棺的外壁鑲嵌26塊玉璧,內壁鑲滿玉版。這種內外鑲玉的漆棺雖然很少發現,但也說明玉在漢代喪葬習俗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為什么玉蟬作含玉最為普遍呢?對此,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玉蟬,漢,長2.9cm,寬2.1cm,厚0.8cm。清宮舊藏。
作品為白玉質,有褐色斑,薄片狀。扁腹,腹下有縱向的直線紋。長翅,翅上無翼紋。小頭,雙目凸出于頭兩側。
玉蟬的使用歷史較長,在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遺址中都有發現,其后至漢代的各個時期,蟬都是玉質作品中的重要題材。玉蟬的用途主要有兩項,一為佩飾,流行于商之前。漢代玉蟬多為逝者口中的含玉,稱為“琀”。在逝者口中置玉是古代的一種入葬習俗。戰國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玉琀為一組小牲畜,漢代墓葬中出土了較多的玉蟬,其上多無穿繩掛系之孔,用蟬作琀有祝愿逝者蛻變再生之意。
1、《史記。屈原傳》:“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后漢書。服志》:“蟬居高飲潔。”這是取蟬高潔之義。
2、瞿中溶《奕載堂古玉圖錄》:“《說文》云:蛻,蛇、蟬所解皮也。則人之死,其尸首有似于蟬之蛻,而又不能食,古人或因即用為含玉耳。”這是以蟬之蛻,喻人之尸。
3、美國古玉器研究專家洛弗爾氏在其所著《巴爾在中國收集之古玉》一書中更進一步發揮說:“蓋蟬之幼蟲,入土變蛹,出土后,乃變為蟬,即如死者之靈魂,脫離死去之尸體,又開始其新生命,于是蟬遂為代表復活之符號矣。”這就把蟬當作了復活和新生的代名詞。
4、臺灣古玉器研究專家那志良先生在同意上述說法的基礎上,又補充了一個原因,“是形式的湊巧”。即:玉蟬的形狀正好“與舌形相似”。
含玉之所以多取蟬形,在內涵上,一是取其高潔,二是取其復活和新生之義;在形式上,則是取其與舌的形狀相似。
除了作為含玉的含蟬外,其他還有冠蟬和佩蟬。冠蟬是帽飾,其腰間有孔;佩蟬是供佩帶之用,其頂上有孔;含蟬一般無孔,但也有有孔的。作為冠蟬和佩蟬,主要是取其高潔之義。
編輯:陳佳
關鍵詞:古人相信 玉石能使尸骨不朽 玉九竅塞 喪葬文化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