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原標題:中國同性戀者父母憂孩子受排擠:今后一個人怎么辦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道 外媒稱,在中國,雖然同性戀被列為流氓罪的歷史已經過去,不過,同性戀依然是一個相對敏感而禁忌的話題。而有這么一群中國同性戀者的父母們,在經歷了巨大的壓力和痛苦掙扎后,理解并接納了自己的孩子。不僅如此,他們從此投身公益事業,以切身體驗和科學知識去幫助其他類似的家庭,并希望一點點改變社會對這個群體的看法。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7月23日報道稱,今年6月在舊金山一年一度的“同性戀驕傲大游行”上不僅第一次出現了華人方陣,也第一次迎來了從中國特地趕來的同性戀者的家長們。他們手挽手、昂首走在游行隊伍里,不時跑向兩旁與友善的陌生人擁抱,自豪地大聲喊出對同性戀孩子的愛。
報道稱,他們也并不是一路陽光走到現在,他們的故事曲折坎坷,充滿淚與笑。
幾乎每一位聽到自己的孩子親口坦白“我是同性戀”這一事實的父母,反應都和夏丹寧一樣,仿佛當頭一棒,不知如何應對是好。
“腦子一片空白,當時就懵掉了。也不知道咋回事兒,完全沒想到。”62歲來自重慶的夏丹寧現在回憶起2008年女兒跟她坦白的場景,依舊哭笑不得。
而去年剛得知兒子的秘密的吳和平講起此情此景,仍不禁哽咽。
吳和平說:“有一天下午他出去超市買了很多菜回來,也買了酒。”做足了準備的兒子余躍趁著酒勁,在飯桌上哭著告訴了媽媽實情。
吳和平說:“我把頭低下,我不想他看到我流眼淚,但其實我的眼淚還是流下來了。”
她回憶說:“我們家那一個禮拜的氣氛,真的很低沉,也不說話,也不知道怎么說,也不知道怎么勸他,認為這是病嗎?什么都不知道。”
報道稱,在中國,同性戀已經非罪化、非病化。不過,不違法不代表受到法律的支持。而社會對這類人群的解讀也存在偏見。
夏丹寧說自己好像對于同性戀現象并不排斥:“作為一個社會現象,我可以接受。但是這事兒一旦發生在我自己女兒的身上,我是接受不了的。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這種心情。”
作為父母,他們當時都痛心孩子的未來。
吳和平說:“我就想的是,你今后怎么辦吶?你一個人,今后怎么辦?我說你怎么生活啊,你多可憐啊!真的是,撕心裂肺的哭,號啕大哭。”
悲慟過后,吳和平和夏丹寧還有很多同性戀者的父母都想要通過網絡等渠道了解這個身份、這個人群、這種生活。
吳和平在兒子的建議下參加了成都的一個同性戀親友分享會。
“我一看,哎呀這么多人啊,這么多同性戀啊,這么多家長這么多孩子啊!”
通過不斷地了解,以及與其他家長和同性戀者的交談,吳和平與夏丹寧成為接納自己孩子的父母大軍的一部分。
夏丹寧說:“接受孩子的家長的共性就一個字:愛。”
吳和平:“現在通過了解,同性戀這個問題不怪他也不怪父母,這肯定就是天生的,我們沒法掌控,他也沒法掌控這個問題。”
走過這一段不平坦的路實屬不易,因此這些家長們決定伸出他們的援手,幫助更多的家庭。
吳和平說,同性戀的孩子除了性取向,沒有什么不一樣,“他們也不是病啊,也不是罪啊,也是生來就是這樣的啊,他們也沒有錯啊,他們錯在哪里啊?為什么社會上要歧視他們呢?他們刻苦地學習、刻苦地工作,就是生活不太陽光,因為大多數人都歧視他們,不接納他們,所以他們才造成生理上的壓抑。”
夏丹寧說:“我不希望大家多么高調、多么重視。我也不希望像有的孩子說的那樣,自己多么可憐,需要人家來包容你。我覺得‘包容’這個詞本身就有點居高臨下的意思。我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平常心,不管同性戀也好,異性戀也好。”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