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古籍精品市場價格的春天呼之欲出

2016年07月28日 11:30 | 作者:彭令 | 來源:收藏快報
分享到: 

不少人都知道,劉益謙做事(投資)有個首要原則:“必須有較大利差的存在,至少要兩倍。也就是市場價格被嚴重低估了。”今年5月16日,劉益謙以713萬元與253萬元的價格,分別拍得清宮“天祿琳瑯”舊藏宋刻巾箱本《禮記》(存一卷)和明代刻印本《戰國策》(存一卷)兩冊古籍。


QQ圖片20160728112806


f7ae8498-6f33-4d08-b8aa-eea625a0c68f


劉益謙等收藏界資本大鱷逐漸轉向,拿出更多資金購藏古籍精品將成為收藏的趨勢。原因很簡單,古籍精品最有文獻價值和文化價值,最能保值增值,尤其是其價值現在仍被低估。

筆者曾經多次反復與全國收藏界的朋友聊起,收藏的核心是古籍古書收藏,收藏的最高境界無疑也是古籍古書收藏。原因也很簡單,古人在家寫文章、作詩填詞、努力奮斗求取功名的房間,從來多被稱為“書房”,很少聽說有謂之“書畫房”、“瓷器房”或“硯臺房”等其他藏品房的。何故?書畫、瓷器與硯臺等其他收藏品藝術品,甚至包括房間本身,都是裝飾之物,可視為“盒子”;房間內的核心之物是書,在此房間的主要活動是讀書,不是“讀書畫”、“讀瓷器”、“讀硯臺”或讀其他藏品,因此該盒子(書房)內的珍珠無疑是書。前些年,不少收藏愛好者憑著感性熱情,有時偏離了收藏的本質(即傳承歷史,傳播文化,弘揚文明的本質),過分狂熱地購藏書畫、瓷器、雜項等“盒子”,而忽視了“盒子”內的“珍珠”——古籍(古書)。這種買櫝還珠式的收藏,顯然難以持久。盒子是空的,珍珠才是實的,古籍精品所承載的歷史信息,一般是書畫、瓷器與硯臺等其他收藏品藝術品的數十倍以上。

收藏只有以文物性(真品)為基礎,兼及藝術形式(精品),緊扣歷史信息傳承,才能正確遠行。劉益謙等收藏界的資本大鱷,逐漸轉向補充購藏古籍“珍珠”,將成為收藏界高端藏家的明智之舉、必然之舉。

和劉益謙一樣具有這樣的遠見卓識的還有中國嘉德創始人陳東升。嘉德文物藝術品拍賣之所以很成功,是因為陳東升看準收藏,看透收藏品投資的秘密。嘉德二十年慶典,該公司送給筆者的贈品中有陳東升所著《一槌定音——嘉德二十年》一書,在該書第164頁,最引我注目的是這樣一段話——“辛老(指辛冠潔)跟我(指陳東升)講過,收藏有幾個境界:先是畫,然后是書法,書法之后是黑老虎,就是碑帖,最高境界是收古版書。當年他們老干部,買張普通齊白石10塊,買張明清的古畫50塊左右,買張唐伯虎300到400塊,買一套宋版書要5000塊。”陳東升這些信息使我們了解到,在理性收藏環境中,一套精品古籍(如宋版書)價格,應是齊白石畫作價格的500倍、唐伯虎畫價10倍以上。

據市場資訊,齊白石作品目前的市場平均價格指數為45.03萬元/平方尺,也就是說當前齊白石的真跡價格每張均價至少50萬元人民幣。參照陳東升先生提供的信息,當前一套宋版書(精品古籍)的合理價格應該為50萬元的500倍即2.5億元以上;而現實情況是,就在5月劉益謙拍買到《禮記》(存一卷)和《戰國策》(存一卷)的同場拍賣會上,一套完整的宋版書《纂圖互注揚子法言》(十卷)成交價僅2300萬元,距離合理、正常價格還差10倍以上。

古人眼中的精品古籍價格到底幾何呢?從“莊園換書”的故事,或能窺得一二。明代藏書家王世貞(1526—1590),二十二歲中進士,一生為官,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其家有弇山園,園中曾藏《清明上河圖》真跡、古籍數萬卷。這位王世貞家財豐厚,放到現在,其家財應該上百億元人民幣。但是,當他遇到初刻初印的一部宋版《兩漢書》時,書商開價,他想買,以其身份地位與家資卻湊不齊那么多銀兩,最后只好用一座莊園來換這部書。據此,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古代精品古籍多被達官貴人視為收藏核心,為他們所求,其高價之程度讓人吃驚。

順便說說國際上的古籍古書精品收藏。據Fast Company網站和《商業內參》雜志報道,比爾·蓋茨是一個瘋狂的書迷,他家的圖書館中陳列著各種稀有書籍。1994年,比爾·蓋茨在一次拍賣中以3080萬美元(約合1.9億元人民幣)高價買下達芬奇(1452—1519)15世紀的“萊斯特手稿”,創下世界圖書交易最高價。這部“萊斯特手稿”共72頁,1994年時即每頁約合人民幣263萬多元。達芬奇生活的年代,也就是中國明代景泰三年(1452)至正德十四年(1519);今年春拍,筆者以43萬余元價格,拍得明代萬歷壬辰年(1592)禮部寫本《大明會試錄》44頁,且該寫本中多朱筆批注、鈐印累累,每頁僅約1萬元,尚不及二十多年前的1994年時國際名人稿本價格的二百六十三分之一;該寫本《大明會試錄》于1998年時在北京僅標價40000元,每頁僅約1000元,其價格不及國際名人(達芬奇)稿本1994年時價格的二千六百三十分之一,當時竟還無人購買,更無人深入研究、挖掘。當然,我們應承認達芬奇名氣巨大、影響巨大,但國內外基本同時代的名人稿本,且都有各自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價格相差兩千六百多倍以上,差距也太驚人了!中國古籍精品的價格要與國際古書精品價格大體平行,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

中國古籍精品目前確實“市場價格被嚴重低估了”,不是“至少要兩倍” 空間,而是至少還有10倍以上的空間。筆者堅信,資本大鱷到古籍精品市場投入巨資撿錢高潮的到來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編輯:陳佳

關鍵詞:古籍精品市場 價格的春天 呼之欲出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se福利视频 | 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香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第一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永久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