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易到用戶3000余額不翼而飛 易到回應稱疑為賬戶被盜
“上次的事兒還沒解決,結果前兩天進賬戶看了下,發現里面的錢都沒了。”上月30日,北京晨報“天天315”欄目報道了有消費者參加易到充值贈電視活動,但電視兌換碼無效一事。近日,消費者魯先生再次向本報反映,稱不僅上次的事情沒能解決,就連其賬戶內的3000余額也在前兩天“不翼而飛”。
賬戶余額不翼而飛
據消費者魯先生自述,5月24日他參加易到充值贈樂視電視活動,充了3300元。后因易到發送的兌換碼無效,魯先生與易到幾經溝通至今沒有結果。7月16日夜間,他手機突然接到易到發來的短信。“短信說更改賬戶失效,當時我就糊涂了,我壓根也沒更改過賬戶啊”。
魯先生稱,第二天他打開易到APP,發現自己賬戶內的3000元已不翼而飛。“我發現賬戶名已經改成另外一個手機號了,我給易到打電話,他們說只有機主打電話申請更改,才有可能更改賬戶名”。不過魯先生表示,他從未向易到提交過類似申請。
短時多筆大額訂單
至于賬戶內的數千余額為何“憑空”消失,魯先生稱他進入APP“余額明細”里,發現有數筆大額訂單支付信息,而且均集中在短時間內。
在他發來的截圖中,記者看到僅7月17日凌晨0點21分至1點56分,短短1個多小時時間,就分別出現了200元、878元和873元的三筆訂單,其中后兩筆訂單時間僅相隔3分鐘。而在前一天的11點20分至11點43分,也分別有兩筆491元和187元的訂單。
“這么短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出現這么多筆大額訂單,而且打車地點都在河南,我怎么可能去河南打車。”魯先生提供的另一張截圖中,記者發現APP“我的行程”里顯示在十幾分鐘時間里,有兩筆訂單的終點位置為同一地點。魯先生認為,賬戶里的余額是被人更改賬戶后惡意套現走了。魯先生稱,如易到可提供申請修改賬戶的來電時間,他愿提供通話清單加以證明。
記者另外還聯系到了一位出現類似情況的消費者,身在安徽的易到用戶崔先生稱,自己賬戶余額同樣出現了莫名其妙的異地用車訂單。“我賬戶里有不到1000元錢,6月底時我發現賬戶里出現了三四筆河南的叫車記錄,總共消費掉了七八百元,可我從沒去過河南”。
崔先生和魯先生表示,在察覺到賬戶異常后,就將問題反映給了易到方面,不過沒有得到明確回復。
■易到回應
從后臺數據看沒有異常
易到公關部相關人員昨日回復記者,經過調查,客服對魯先生及崔先生的賬戶進行修改,均是在接到與賬戶名相同的手機號碼來電申請后做出的,根據易到規定,如賬戶名電話來電,可以直接修改為新的賬戶。對于魯先生賬戶出現的大額訂單,該工作人員稱,經核對該訂單為替他人叫車這一類型,從后臺數據看沒有異常,沒有超出風控范圍,也并非刷單。目前懷疑是客戶賬戶被盜。另外,魯先生和崔先生所反映的情況本身有些奇怪,存在故意曝光的可能性。不過記者詢問是否可提供后臺數據加以證明,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提供。
■專家說法
應保障消費者財產不受損害
中國消法研究會副秘書長、消費者網主編陳音江認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也就是說,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人身財產損害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承擔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陳音江稱,消費者通過易到平臺消費,易到有義務采取技術、管理手段保證自身提供的賬戶和服務的安全,避免他人利用其平臺有關技術或管理漏洞盜取消費者賬號。
陳音江表示,“如果消費者反映的情況屬實,資金是因平臺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被盜,平臺應先行賠償消費者損失,后可向不法分子追償。”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易到 賬戶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