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全國政協"藏傳佛教寺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調研組赴川調研
以法治思維加強和創新藏傳佛教寺廟管理
7月15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的莫拉寺前,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格外鮮艷。寺廟內,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藏傳佛教寺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調研組正在與僧人們座談交流。81歲的老僧人措爾甲說道:“莫拉寺歷史悠久,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改革開放后,政府對寺廟重修給予了很多支持和幫助,不僅通了水、電、路,還給我們辦理了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如今僧人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們對黨和政府充滿感激。”
7月14日至17日,由全國政協民宗委主任朱維群擔任組長,副主任白瑪、華士飛和駐會副主任曉敏擔任副組長的“藏傳佛教寺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調研組在四川省進行調研。調研組分別聽取了四川省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有關負責人關于省、州藏傳佛教寺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的總體情況介紹,深入到阿壩州若爾蓋縣的達扎寺、索格藏寺,紅原縣的麥洼寺和馬爾康的莫拉寺進行實地調研,了解寺廟的管理情況。
調研組了解到,四川在藏區普遍建立了省、州、縣三級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統戰部門協調、宗教事務部門和有關部門依法管理、僧眾積極參與的寺廟管理新格局。經過幾年的工作努力,宗教領域總體和諧穩定向好。
藏傳佛教在阿壩有悠久歷史和深遠影響。近年來,阿壩州委、州政府按照“依法治寺,以戒管僧,僧尼持戒守法”的總體思路,不斷健全管理機構和創新體系。目前,阿壩州已全面組建新型寺廟管理委員會20個,鄉鎮寺廟管理所108個,選派369名干部駐寺參加管理工作。同時,將“依法治寺”納入依法治州、依法治縣范疇,完善寺廟管理法規體系,有效拓寬“法律進寺”渠道。通過深化分類管理、一寺一策的寺廟管理體系構建,使過去有些寺廟管理弱化局面得到根本扭轉,一些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紅原縣麥洼寺是全省藏傳佛教寺廟依法管理制度創新標準化建設試點寺廟。寺廟建立各類檔案878卷冊,在此基礎上,管委會將全部數據資料錄入了寺廟管理軟件和數據庫。管委會還幫助寺廟建立了僧尼管理、場所管理、佛事活動管理、財務管理等各項規范化管理制度,并實施寺廟網格化精準管理模式,落實寺廟自控責任,強化寺廟自我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推進依法治寺、以戒管僧的同時,阿壩州還在全國藏區率先實施“社會大民生帶寺廟小民生”工程,將寺廟民生與社會民生問題的解決同步規劃、同步實施,把惠民惠寺工程做到實處,讓僧眾享受到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切實利益。調研組在幾個寺廟都看到,寺廟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索格藏寺還新建了占地700平方米的僧人敬老院,全部為木板裝修,確保房間冬暖夏涼,讓老年僧人在此安度晚年。
“通過近年來的依法管理、教育引導、公共服務,寺廟僧尼的愛國意識、法治意識、公民意識明顯增強。”阿壩州委副書記項曉峰表示。
“手拉手踐行法治,心連心共建和諧”,莫拉寺民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寺廟書屋里墻上張貼著的宣傳標語,表達了政府與寺廟僧人的共同心愿。
“阿壩州在藏傳佛教寺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方面積極探索,認識到位,措施到位。”白瑪對阿壩州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崔景龍委員希望當地政府進一步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措施,避免形式主義,扎扎實實地做好工作。
調研組同時也了解到,藏區一些寺廟存在建設規模過大、人數過多、制度不完善等問題,需要進一步依法加強規范管理。
“藏傳佛教寺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不僅涉及藏傳佛教如何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問題,還關系到藏區的發展和長治久安”。朱維群強調,在我們國家,不存在什么“法外之寺、法外之人”。藏傳佛教有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政府要通過依法管理,將其積極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將其消極作用最大限度地予以化解。按照“寺廟是社會單元、僧尼是公民”的理念,一方面要讓僧尼享受到公民的平等權利和待遇,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廣大僧尼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法律意識,做守法公民,當愛國僧人,自覺致力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記者 毛立軍)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全國政協民宗委 藏傳佛教 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