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經濟“穩”“進”提振改革信心

2016年07月15日 19:46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題:經濟“穩”“進”提振改革信心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

眾所矚目的中國經濟“半年報”15日正式公布:上半年GDP增速達到6.7%,主要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持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既鞏固了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預期,更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提質增效打下堅實基礎。

從各項數據來看,中國經濟“穩”字當頭。一方面,GDP增速一季度、二季度均為6.7%,經濟增長依然穩健。另一方面,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7萬人,CPI漲幅相對溫和,就業增、物價穩。此外,居民收入和消費穩步增長,為中國經濟增添穩定砝碼。在當天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經濟“呈現出階段性企穩的態勢”這一判斷,向全社會和世界傳遞了中國經濟正能量。

從運行態勢來看,中國經濟“進”字凸顯。產業結構方面,上半年三產占GDP的比重升至54.1%,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的轉型繼續推進。需求結構方面,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到73.4%,內需仍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決定因素。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逐步落地、成效初現,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蹄疾步穩。

從發展形勢來看,中國經濟“難”字不容回避。看國際,世界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全球貿易投資低迷,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走勢分化。觀國內,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乏力,金融等領域存在風險隱患,結構調整陣痛持續,宏觀調控兩難和多難問題交織,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面對挑戰,我們必須迎難而上。要適度擴大總需求,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落到實處。要保持宏觀政策穩定性,穩定社會預期;要把發展信心轉化成改革動力,推動政策落地;要著力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發揮好營改增等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市場活力,培育經濟新動能。

信心貴過黃金。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我們更要全力保持經濟“穩”“進”態勢,提振改革信心,增強戰略定力,持續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中國經濟 改革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最新二区三区免费不卡区 |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亚洲人网在线播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