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西直門:昔日古城樓
西直門元代時稱和義門,明代初重建。西直門和東直門取“民興教化,東至東海,西至西陲”的含意。由城樓、箭樓、甕城組成。城樓與箭樓均為三檐兩層。城樓面闊五間,通寬32米;進深三間,樓連臺高32.75米;重檐、歇山、山崖為筒瓦綠琉璃剪邊瓦頂。箭樓面寬七間,通寬35米,進深三間,進深27.8米。翁城呈正方形,四角皆為直角,東西62米,南北68米。
西直門站是地鐵2號線起始站。因靠近西直門遺址而得名。趙新義 文并畫
西直門是明、清兩代時由北京通往西部山區的門戶,也是專走水車的城門。因為當時皇帝專飲玉泉山的泉水,所以城門洞頂上刻有水波紋。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西直門由當時的基建工程部隊拆除。在拆除箭樓時,發現元代箭樓被包于明代箭樓之內,此發現成為當時我國考古重大發現成果。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此修建城市立交橋,該橋是我國第一座三層快慢車分行環島完全互通式立交橋。按當時的車流量和立交橋通行能力預計,這座橋應該可以滿足2020年以前的需要。但北京的車輛總數增長迅猛,西直門立交橋僅在建成20年后,就已經成為交通瓶頸。1999年3月11日,這座立交橋采用非爆破方式拆除。同年,一座設計更加現代、造型更優美的大型立交橋重新出現在橋的舊址上。圖中所繪為1951年時的西直門城樓、箭樓和甕城。
(參考《北京的城樓與牌樓結構考察》)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西直門 古城樓 和義門 專走水車的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