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大交通要有大智慧
濟南市政協召開構建智慧交通城市雙月協商座談會
成立整合碎片化職能的大交通管理部門,打造綜合大交通數據平臺,切實提高公交出行分擔率,實施交通智能化管理和智慧誘導系統建設……6月16日上午,濟南市政協召開“積極構建智慧交通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現代化管理水平”雙月協商座談會,就運用現代化手段科學治理省城交通擁堵建言獻策。
濟南市政協委員、山東啟德科技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勇在會上列出這樣一組數據:濟南市區機動車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遞增,而城市道路面積增速不到10%,全市車均道路面積不足50平方米且在不斷縮小。“一城霧霾半城堵”的濟南,發生大面積擁堵已稀松平常,如今,發展智慧交通勢在必行。
濟南公交發展再次成為與會委員關注的焦點。自2012年濟南成為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示范工程首批試點城市以來,手機來車預報項目、公交運行視頻監控綜合平臺、網上充值系統、公交智能電子站牌等先后上線。僅來車預報項目APP的用戶注冊量,已達到254萬人。“智能電子站牌主要分布在人流較大地區,而濟南公交站點有3000余個,僅占1/15。”市政協委員、山東大學教授孟祥旭說,智能電子站牌實用性有待提高。
然而,智慧公交建設難掩濟南公交出行分擔率不高的尷尬,這也被認為是交通擁堵難有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據2015年底有關數據顯示,濟南公交出行分擔率僅為25%,較2011年下降了4.69%,且仍在呈下降趨勢,遠遠低于北京的46%、上海的49%、深圳的55%、南京的46%。“當前階段我市智慧交通建設的重點,也應是解決公共交通分擔率過低的問題。”市政協委員、槐蔭區政協主席徐賓建議,購買第三方服務,盡快展開迅速提高公共交通分擔率的專項精細化科學研究。
徐賓表示,公交出行分擔率不高,有一部分原因是重視程度不夠,對公交的補貼額度過低。他對比了與濟南規模相近的青島、鄭州、西安:公交車輛總數相當,都在5000輛上下,補貼總額分別為15.5億、19.34億、15億,每輛車平均補貼為29萬、31萬、32萬,而濟南這兩項數據僅為6億和12萬。“公交發展普遍是政府兜底,濟南這些年一直是6億元,相當于不升反降。”徐賓說,公交車多漲一塊錢,乘車市民數立馬就下來,還是要靠財政支持。
“西客站是濟南市西部唯一的綜合公交樞紐,而主城區和東部城區尚無。”趙勇建議,加強公交樞紐建設,并提高公交服務水平,如提高公交準點率、增設大站公交車、優化站點和換乘設置、實行一票換乘等,此外,他還建議提高公交專用道利用率,在非高峰時段允許混用。
從整體上看,濟南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依然處于起步階段。市政協委員、山東科技大學濟南校區管委會副主任樊銘渠稱,目前城區信號控制設備以單點控制方式為主,交通信息檢測功能較弱,缺乏與相鄰路口的協調能力,控制效果不理想。“以經十路為例,從陽光新路路口到山大路口,這一段路就有10余處‘紅綠燈’,且相距較短。”趙勇認為,“紅綠燈”過多嚴重影響機動車行駛流暢性,應增加立交橋、地下通道的建設,避免因過路口不及時出現大面積壓車、堵車。
濟南的交通管理建設本身也存在諸多問題。山東交通學院信息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廣淵從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優化交通秩序管理兩方面入手,提出“遠近結合,綜合治理”的治理思路。目前,濟南的輕軌地鐵建設、公交、BRT等已初步構建了立體公共交通的框架,未來的幾年內將會在硬件設施上有較大的改善。張廣淵認為,在大框架構建的基礎上,應同時注重研究綜合交通銜接環節的細節規劃,優化交叉口及區域交通運行情況,以及完善公共自行車系統和路權分配。
長遠看,張廣淵建議合理規劃市區用地空間布局,避免東西“拉伸式”發展,應大力發展濟北新城。同時,在教育、商業、醫療、旅游、行政等公共服務資源分配配置時注意區域協調互補,均衡人口和就業崗位分布。目前濟南“職住、商住分離”現象突出,潮汐型交通流明顯。
徐賓、樊銘渠、邵莉等人則將關注點放到了路網改造上。“路網以平面為主,沒有充分利用開放式居民小區道路和小街小巷形成局部微循環。”樊銘渠說。徐賓認為單行道對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作用要發揮,應盡可能酌情改設單行道,進而構建區域性微循環。邵莉表示,道路建設重點由快速(高架)路、主干路向支路網建設轉移,增加路網密度。目前,濟南道路面積率11.06%,路網密度僅為4.83公里/平方公里,距離國家15%和8公里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此外,徐賓建議將繞城高速納入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實行免費通行。
無論是道路管理,還是路網規劃,都需要信息化、智能化為依托。“通常在城中心區,不停地開車尋找車位,既浪費時間,又造成路面擁堵。如果停車場數據與車載導航系統聯網,誘導系統可隨時指示周邊停車位的情況,這會給出行帶來很多便利。”孟祥旭建議,加強智慧誘導系統的建設,開發相關移動終端APP,實現交通路況的智能感知、交通事件的預警和信息的實時推送,建立動靜態一體的出行前和實時交通誘導、停車誘導體系和交通預警體系。
據市政協委員、山東天地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全德介紹,截至2015年底,濟南市市區汽車保有量104萬輛,按照停車泊位供給1:1.2的合理比例,需要124.8萬個停車泊位,“而目前我市僅有50多萬個停車泊位,停車位缺口高達74萬之多。”李全德建議,積極推廣智能立體停車場建設,同時以價格手段調控停車行為,“在堅持合理定價又簡單便民的前提下,統籌考慮停車收費區域差異、時段差異、標準差異,盡快推行差別化收費”。
不過,目前濟南市交通各相關部門的信息相對孤立封閉,大數據、智能化無從談起。“建立基于開放、共享的綜合交通大數據平臺。”“盡快建立濟南市智慧交通信息平臺,整合與交通相關的各方面信息資源進行公開、共享。”數位委員、專家提議加快推進濟南綜合交通數據信息中心建設。
數據要整合,職能也要整合。“交通系統缺乏整合,沒有建立起統一的協調機制。管理體制不順暢,缺少一個權威的政策機構對城市交通進行系統性管理,并負責對各部門的管理進行協調。”樊銘渠說。對此,徐賓建議,成立專門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的交通綜合治理委員會,以實現多個職能部門的有序銜接,由“一城多交”實現“一城一交”的管理模式。
大交委干什么呢?徐賓介紹,重點解決三個問題:加強智慧交通的頂層設計、完善人力物力財力統一調度系統、出臺交通法律法規文件。通過這些具體措施,最終實現內外交通控制“智能化”、部門信息“共享化”、推進機制“協同化”的良好格局,把智慧交通建設各項保障工作落到實處。
編輯:薛鑫
關鍵詞:濟南市政協 構建智慧交通城市 雙月協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