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讀圖今日讀圖

端午節別名眾多 南北方習俗不盡相同

2016年06月09日 15:04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原標題:端午節到來:飲雄黃酒避五毒 民間有送瘟神儀式

中新網北京6月9日電(上官云)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民俗學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民間端午節有沐蘭湯、飲雄黃酒避五毒等豐富多彩的習俗,但南北方略有差異,“南方一些地區會舉行送瘟神儀式以求祛除疾病,競技類活動也比較多;北方過端午則以家庭范圍為主”。

資料圖:屈原故里湖北秭歸再現楚國端午祭。<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 張暢 攝

資料圖:屈原故里湖北秭歸再現楚國端午祭。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端午節別名眾多 南北方習俗不盡相同

有關端午節的起源說法眾多,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較大,亦有“紀念介子推”、“紀念伍子胥”等說法。按照字面意思來講,“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即為“初五”。同時,按照歷法五月恰為“午”月,“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 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p>

“端午節別名很多,比如浴蘭節、女兒節、詩人節等等。”王娟表示,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影響,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也不盡相同,“北方以家庭為主,除了吃粽子外,重點在于給女孩過端午,如佩戴續命縷等物;南方則有‘賽龍舟’等競技活動”。

此外,端午節前后,炎熱的夏季已經來臨,受氣候影響,蚊蟲、疫病出現較多,南方氣候潮濕,更是如此。王娟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南方有些地區會舉行“送瘟神”儀式,表示把疾病送走。

大概是出于類似目的,南方很多地區習慣在端午節“采艾以為人”,即用艾草、菖蒲等物制作成人形“以禳毒氣”。王娟介紹,此舉亦有祛病避邪、祈求平安的寓意,“相對而言,北方端午節習俗要比南方少很多”。

在飲食方面,南方北方雖然都講究吃粽子,但口味也并不統一。北方以甜粽為主,南方則有咸粽、肉粽等很多口味,花樣相對較多。

資料圖:桂林漢服愛好者舉辦“端午雅集”活動,現場教學編織五彩繩。裴蕾 攝

資料圖:桂林漢服愛好者舉辦“端午雅集”活動,現場教學編織五彩繩。裴蕾 攝

古時官府為端午競技提供彩頭 民間飲雄黃酒避五毒

歷來,很多節日、節氣民俗都包含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端午節也不例外。王娟說,古代官府十分支持民間過端午,甚至會為“龍舟競渡”的活動提供獎品、彩頭。

“唐代過端午節,官府方面會將包好的粽子放置在一個小金盤中,粽子的個頭要小,同時擺放在一個比較遠的舉例之外,參與競技的人開始射箭,一箭射中者就可以得到金盤?!蓖蹙晷χ硎尽?/p>

民間的端午風俗更是多種多樣,在“賽龍舟”、“掛艾草”、“沐蘭湯”等民俗之中,頗有趣味的是“避五毒”。所謂“五毒”,一般指的是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有些地方所指的“五毒”中也有蜈蚣,人們為了避開夏天五種毒蟲的叮咬,想出了種種辦法。

“比如人們會在端午節這天把‘五毒’做成剪紙,貼在門窗、墻上,或者系在兒童手臂上;或者剪一個葫蘆,同時把‘五毒’形象也剪在葫蘆之上,表示用葫蘆‘鎮住’這‘五毒’。”王娟認為。

在很多地方尤其江浙一帶,人們還講究飲雄黃酒“避五毒”。王娟說,這種酒也比較講究,會用菖蒲、雄黃乃至朱砂等浸泡,飲用后祛除毒氣,“從衛生角度講,這些習俗在今天也有一定意義”。(

編輯:曾珂

關鍵詞:端午節 飲雄黃酒避五毒 送瘟神儀式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伊人 | 亚洲午夜欧美理论 | 午夜国产福利看片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免费 | 日韩欧美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