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黃山市"復名"徽州是必要的糾偏
“相比千年徽州,30年的黃山不過一瞬?!弊罱?,關于安徽省黃山市恢復舊名徽州的民間討論又熱了起來。年逾七旬的黃山市(1983年成立縣級黃山市,1987年徽州地區撤銷,設立了地級黃山市)首任市長崔之康也站出來表態:“當年徽州改黃山有一定合理性,也符合當年實際需要”,“考慮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現在是改回來的時候了”。不過,民間也有不同意見者,認為黃山市再次改名太折騰,主張保留既有名稱。
黃山該不該再度改名,崔之康的觀點很有參考價值。他說,當年黃山風景區雖名聲在外,但每年游客寥寥無幾,為了促進旅游業發展才成立了黃山市。當然,當時成立黃山市,究竟對當地旅游業有沒有促進作用,有多大的促進作用,需要更審慎的判斷。一個可能性是:當時黃山游客數量少,也跟當時國內旅游業整體不發達、有實力和意愿出游的公民較少有關。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如今的黃山風景區一年四季游客如潮,早就不需要通過一個地名來推廣景區了,成立黃山市的原始動機已不復成立。
在社會各界對徽州更能夠繼承當地文化傳統形成共同意見的前提下,黃山市該不該改回原來的名字,其實就是一個怕不怕麻煩的問題。修改地名,不光需要當地政府投入人力物力運作,地級市更名還需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而且各行各業都可能牽涉其中,光是換發證件就可能是一筆不菲的支出。況且,黃山取代徽州已近30年,很多人已經習慣了“黃山市”的叫法,怎么讓他們接受“新”的徽州也是一個問題。
然而,正如作家李輝所認為的:不是所有的地名都恢復,但是對于最重要的、最有歷史文化象征意義的地名能恢復還是要恢復。改革開放以后,許多地方出于經濟原因修改地名,一些地方恢復了古代某個時期的名稱,一些地方像黃山市一樣使用了當地風景區的名稱,還有一些地方則生造、附會地使用了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地名。后兩種情況的改名,割裂了當地的傳統文化,相關地方最應該恢復原有名稱。
黃山市是修改地名的時間較早,也最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地方。黃山市改回原來的名字,對其余隨意修改地名的地區是一個警示。而且,相比各地此起彼伏修改地名的沖動,已經成功改名的地方不算太多,有必要恢復原先名稱的地方更少。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黃山市“復名”徽州就是不得不補上的“牢”。要說現在黃山市復名太折騰,那也是30年前的因造成了現在的果,何況現在的折騰能夠避免未來更多的折騰。
從歷史的維度看,徽州被取代的時間還很短,好多人還熟悉徽州這一名稱,而且“徽州”還作為黃山市市轄區而存在?,F在的復名倡議是一種必要的糾偏。至于有人提議,要不要把西安改名叫長安,南京改名叫金陵,杭州改名叫臨安,則是一廂情愿的設想了。盡管后面的幾個地名更有古意,但是早就是進入歷史的地名,有關城市更不需要修改地名來獲得某種利益。無疑,在糾偏與折騰之間,有一條明確的界限,就是現在的地名和過去的地名,究竟哪一個在現實層面上更容易被接受。
不管黃山市“復名”是否成功,它所折射出的都是保護傳統文化所必須承受之痛。當然,更重要的是,給更多要修改地名的躍躍欲試者一種警醒,告訴他們強扭的瓜不甜,亂改的名字不能長存。如此,黃山市“復名徽州”才有更大的意義。(王鐘的)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黃山市 復名 徽州 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