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六部門:合理調配人員 滿足高峰期兒童患者醫療需求
資料圖。胡健 攝
中新網5月18日電 1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在學生假期和季節性疾病高發期,根據兒童醫療服務需求,合理調配兒科醫務人員力量,做好門診和急診的有效銜接,滿足高峰期兒童患者醫療需求。
意見指出,各地要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開展兒童健康管理,做好預防接種,實施新生兒保健、生長發育監測、營養與喂養指導等,加強肺結核等兒童傳染病防治。運用中醫藥方法對兒童常見健康問題進行保健指導和干預,促進兒童健康發育。開展健康知識和疾病預防知識宣傳,提高家庭兒童保健意識。通過促進道路交通安全、環境整治等工作,減少兒童傷害。寄宿制學校或者600人以上的非寄宿制學校要設立衛生室(保健室),充分發揮幼兒園和學校校醫作用,開展季節性疾病和常見病、多發病預防保健工作,減少季節性疾病暴發。
意見提出,依托技術力量較強的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兒科和婦幼保健機構,在城市和縣域建立兒童急危重癥救治中心。提高院前急救機構反應能力,及時將急危重癥兒童轉運至救治中心。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要開通急危重癥兒童急診綠色通道,提高救治能力,實現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癥監護無縫有效銜接。
各省級衛生計生部門(含中醫藥管理部門)和各級醫療機構要制定兒童就診高峰期應對預案,在學生假期和季節性疾病高發期,根據兒童醫療服務需求,合理調配兒科醫務人員力量,做好門診和急診的有效銜接,滿足高峰期兒童患者醫療需求。組織開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內科高年資醫師的兒科專業培訓工作,使其具備兒科季節性疾病、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診療能力,在兒童就診高峰期充實兒科醫療力量。
意見稱,分區域建設國家中醫兒科診療中心,發揮中醫藥在兒科重大疾病、疑難重癥診療方面的作用。在全國縣級以上公立中醫院普遍設立兒科,提供兒科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診療服務。有條件的地市級以上中醫院應當開設兒科病房。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大力推廣運用中醫藥技術方法開展兒童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能夠提供兒科中醫藥服務,省級和市級婦幼保健機構設置中醫兒科。兒童醫院能夠提供兒科中醫藥服務,三級兒童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兒童醫院應當設置中醫兒科。
意見認為,兒童醫院和綜合醫院兒科要針對兒童及其家屬心理特點,開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加強醫患溝通,及時釋疑解惑,暢通醫療糾紛投訴渠道,建立投訴反饋制度。大力開展“平安醫院”建設,推進實施院內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醫療責任保險制度,推動醫療糾紛依法解決。嚴厲打擊傷害醫務人員、醫鬧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為兒科醫務人員創造良好執業環境。普及兒科疾病防病醫學知識,引導居民形成合理就醫預期。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兒童醫療 兒科醫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