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江蘇六所211高校承諾今年高招不減本省招生數

2016年05月17日 07:51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江蘇六所211高校承諾今年高招不減本省招生數

  新京報訊 昨日,江蘇省教育廳就2016年高考“減招”問題召開發布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6所江蘇的211高校負責人出席了發布會,明確承諾今年高招不減本省招生數。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大學2016年在江蘇招生人數不低于2015年。蘇州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招生計劃可能還會增加。蘇州大學黨委書記王卓君表示,作為省屬211大學,今年蘇州大學在江蘇省投放的本科招生絕對不低于去年的2888名,肯定在這個基礎上要有所提高。南京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建也表示,在江蘇的招生計劃數不會減少,目前校方正在向教育部申請,在江蘇增加招生計劃。

  近日,教育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文,要求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編制和管理工作,同時公布了“2016年各地、各部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支援中西部地區協作計劃”和“部分地區跨省生源計劃”。

  在“跨省生源計劃”中,共有10個省份生源計劃調出16萬,其中,湖北和江蘇兩省的生源計劃調出總數最多,分別為4萬和3.8萬,這引起了當地一些考生及家長“是否影響高考錄取率”的擔憂,對此,教育部日前表示,不會影響高考錄取率,預計兩省2016年的高考錄取率和本科錄取率都將比2015年有所提高。

  ■ 解讀

  每年高等教育的招生計劃是如何制定的,都要考慮哪些因素、經過哪些流程?昨日,新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進行解答。

  1 哪些因素影響招生指標?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孫東東,在北大參與招生工作20余年,曾擔任全國多個省份招生組組長。據他介紹,招生計劃制定較為復雜,不是大學想給誰給誰,計劃也不是大學最終確定。部屬高校要將制定的招生計劃報到教育部,省屬院校報給省教育廳,教育廳報給教育部,之后教育部與國家發改委進行商議確定。

  據孫東東介紹,招生指標確定要考慮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地方因素,包括該省的教育水平、考生人數,有的省雖然考生多,但尖子生不多,名校投放的計劃就會相對少一些;還要考慮該省考生規模數量、基礎教育的水平、省里人才的需求情況等;此外還有考生構成情況,比如少數民族聚集區,還有一些特殊照顧政策,計劃投放會有特殊要求。

  其次還有大學的因素,包括大學的辦學規模、隸屬關系;還有大學的辦學特點,比如學科設置,像某些專業會傾向某些地區招,如與海洋有關的專業在沿海地區招的多些;此外,還會考慮以往在該省的生源情況;最后比較重要的還要考慮大學的所在地因素,一般大學對其所在地的招生數量會比其他地方相對多些,像教育部直屬學校,看似和當地沒關系,但地方對部屬院校也有土地、財政方面各項投入。

  之后還有國家政策因素,比如國家提出的“貧困計劃”,大學也要考慮投放計劃。對于部屬院校,教育部會嚴控學校的計劃,不能無限擴招,要保證教學質量;后勤供應、住宿等問題也在考慮的范圍當中。

  此外,還會考慮其他因素。一些省份也會主動爭取招生計劃,據媒體報道,2015年廣東省領導親自致函北京大學等百所部屬院校,大部分院校增加了在廣東投放的計劃。

  2 為何各地錄取率差距大?

  據高考志愿專家楊軍說,各省份之間錄取率的差別,主要由招生計劃和考生基數兩個變量來決定。“省份內的高校數量,特別是名校的數量,直接影響到招生計劃的多寡,而省份的人口基數則決定著考生基數。”

  招生這塊“蛋糕”只有這么大,“厚此薄彼”的現象難以避免。楊軍認為,招生計劃和考生基數,都不是可以輕易改變的。“招生計劃如果盲目增加,看似大學的入口寬松了,更多的考生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但是師資力量、培養質量難保障,盲目擴招后,未來就業競爭也會激增。”

  高校所在省份經濟水平、基礎教育質量,也是影響高校招生地域差異的重要因素,“錄取分數較高的高校,大多數集中在發達省份,除了高校自身的質量以外,其所在省份所擁有的更優質的就業機會,也是吸引其他省份考生涌入的原因。”楊軍分析,在當前的就業壓力現實下,這已是考生和家長的綜合性抉擇,不僅要看學校的牌子,更要看就業質量。

  各校招生計劃會向學校所在省份傾斜,楊軍指出,是因為高校在日常運轉過程中,會享受到所在省份提供的眾多公共資源,包括經費、土地(新校區、新宿舍等的設立)、公共學術資源、課題資源等,而地方高校經費的主要撥款來源又是地方稅收,地方稅收主要由本地居民提供,因此,高校向所在省份傾斜招生計劃,從經濟層面來看是有相應“依據”的。“不僅如此,地方還要解決高校畢業生的本地就業問題。”

  孫東東表示,部屬高校在各省份招生的絕對數量差異其實不大,尤其是近兩年,雖然公布的招生計劃數量有差距,但最后實際錄取后,各省份的數量差距不是特別大。

  3 取消地域限制是否合理?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劉海峰認為,取消地域限制很難做到,分省定額錄取是長期起來形成的一項制度。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經濟文化差異比較大的國家,這一制度具有調控國家人才培養結構和培養總量的作用。

  孫東東認為,如果不實行分省錄取,有些省份的考生就上不了大學。這也會帶來考生不正常流動,比如十幾個省份用一張卷,按分數錄取,那么就會產生新的高考移民,比如新疆、內蒙古的考生到衡水中學學習,導致當地優秀學生流失,這樣教育薄弱省份的教育資源永遠上不來,這是致命的破壞。同時,一些家里有錢、有條件的學生出去讀書,那么農民的孩子永遠也出不來。

  楊軍認為,如果要實現全國“一張卷”并且“一條錄取線”,在現階段也是有極大難度的,甚至會造成另一種不公平。

  “經濟發展水平相對弱的一些中西部省份,其師資、薪酬、信息與東部沿海地區和大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讓山東、河北等考生與新疆、西藏等地考生執行同一條錄取線,很難說對后者是教育公平。”楊軍表示。

  4 教育公平有哪些進展?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劉海峰也表示,最開始指標投放有比較大的自由度,學校自己會根據各省份情況進行分配,后來由于部屬院校在當地招生比較大,教育部要求減少屬地招生比例,現在有些已經壓到20%以下。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縮小差距,教育部開始嚴控部屬高校的屬地招生比例,通過增量安排和存量調整,向中西部及錄取率比較低的省份增加計劃。2008年,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開始啟動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此外還有國家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地方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以促進高等教育區域和城鄉入學機會公平。2015年,錄取率最低省份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從2010年的15.3個百分點縮小到5個百分點以內。

  孫東東表示,從國家層面講,在盡可能創造公平機會。不過,還有一些高考人數比較大的省份,連續多年二本及專科計劃都招不滿,造成計劃浪費,說明人們還是想上好的學校。要解決這個問題,當地政府也要把重點放在發展基礎教育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幫助考生上好大學。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沙璐 趙實 實習生 戴軒 王曉琳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江蘇 高考 211高校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两性色韩国在线视频 |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亚洲一线 | 一级国产精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 色五月五月丁香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