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青年先鋒踐行文明理念 公益服務激發社會正能量
膠東在線5月4日訊(記者 侯洪斌)從4月份開始,芝罘區南大街許多公交站點多了這樣一群人:他們身穿統一的紅色馬甲,手持引導旗和擴音器,每逢公交車進站,都會上前引導市民排隊上車,無論人流多少,在他們的引導下,乘車秩序始終井然……這群人來自全國各地,姓名也各不相同,但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稱號—“芝罘紅色先鋒行——青年先鋒行”公共文明服務團隊。
魯大志愿者陳想引導市民文明乘車
先鋒隊員:140名魯大學子叫響文明服務
“公交車馬上就來了,請您不要站在馬路上候車,謝謝合作。”3日下午,芝罘區振華購物中心站點,“青年先鋒行”的隊員陳想正在引導旅客文明候車,片刻之后,一輛2路公交車進站,陳想又來到車門前,引導乘客排隊,并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優先上車。今年18歲的陳想來自江蘇,是魯東大學大一學生,從高中起他便熱心公益,但因學業壓力,從事公益活動的機會非常有限。“相比高中,青年先鋒行團隊更加專業,更有組織性,更能發揮志愿服務的光和熱。”
4月8日,芝罘區團委聯合魯東大學團委招募了140名優秀大學生,組建起“青年先鋒行”公共文明服務團隊。陳想不僅是第一批隊員,還是團隊的“日組長”。據他介紹,140名隊員被分成20個小組,除了1個機動組,其余19個小組各“承包”南大街一個公交車站,每天派一個隊員在下班高峰期來站,“承包”的內容,就是引導市民文明乘車。相對于“零敲碎打”的服務模式,“青年先鋒行”團隊的文明服務定時、定人、定崗、定責,這種高度組織性、專業性的志愿服務,在芝罘區尚屬首例。
傳播文明:從“被指作秀”到“真心點贊”
“青年先鋒行”的文明引導服務看似輕松,但在具體實踐中,卻有著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回憶起上崗第一天的情景,服務團隊的隊員楊帆終生難忘:4月8日,楊帆在公交站點見到一名老年乘客準備下車,便立刻上前攙扶,換來的卻是對方一句“大學生做公益,在作秀嗎”……類似的情況,其他隊員也遇到過,但140名隊員始終以行動踐行著文明理念,這種堅持不懈的品質感動了很多人,3日當天,楊帆攙扶一名乘客下車后,對方感慨“這才是真服務、真公益”。
“青年先鋒行”公共文明服務隊的隊長劉左鑫惠介紹,在首批140名隊員中,三成以上都是黨員或學生干部。另據芝罘區團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在校大學生,芝罘區幸福街道、東山街道、毓東街道的基層黨員干部也陸續加入文明服務的行列,作為“芝罘紅色先鋒行”的一個分支,“青年先鋒行”旨在進一步深化黨員“雙管雙責”,引導黨員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各層面黨員主動下沉到學校、社區、街巷等開展公共文明服務活動。
模范帶動:綿薄之力激發出社會正能量
黨員干部的模范帶動作用有多大?眼下,“青年先鋒行”成立尚不足一個月,但煙臺公交集團總經理助理張春剛卻已發出“市民文明乘車的素質確實提高了”的感概。從廣大公交司機的反饋來看,“芝罘紅色先鋒行——青年先鋒行”公共文明服務團隊的努力,對市民的乘車秩序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今,高峰時段市民上下車不再擠成一團,公交站點內亂丟垃圾的人也少了。“‘青年先鋒行’文明服務的帶動作用非常顯著,如果能擴大到其他領域,相信會更有意義。”
下一步,芝罘區團委將按照“服務+接力”的活動開展模式,隨時做好服務人員的臨時補充和重新調配等相關工作。同時,團區委還將把“芝罘青年先鋒行”公共文明服務活動作為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一項自選動作,在五四期間組織全區團干部上崗開展公共文明服務引導工作,切實發揮團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我們希望通過團員青年的服務,號召更多的熱心市民參與其中,為魅力煙臺、首善芝罘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芝罘區 青年先鋒行 魯大學子 公益服務 文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