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義烏市“愛心媽媽”周曉麗
人生的選擇有很多種,大多數人往往會避重就輕。然而,浙江省義烏市殘聯育智學校創辦人周曉麗,卻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與坎坷的道路——做腦癱兒童的“愛心媽媽”。從善念出發,她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人生軌跡。
整整14年,周曉麗最美的青春年華都傾注在了一群特殊孩子的身上。由她投資創辦的腦癱康復部和育智學校,現已收治1300多名腦癱和智力殘疾的孩子,600多名得到了較好的康復,其中420余名患兒能夠獨立行走并進行語言溝通。
周曉麗手把手教會孩子做簡單的手工活
今年37歲的周曉麗出身于一個富裕家庭,在很多人心中,她無需辛苦奮斗就能享受大好人生,繼承萬貫家財,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富家女拋開父輩賺錢的生意不做,反而賣掉機器,騰出廠房,只為照護那些不幸罹患腦癱的孩子。
在電話中,周曉麗告訴記者,她只有一個愿望:“讓殘疾兒童能和普通孩子一樣快樂成長……”
馳騁商海這條路,幾乎在周曉麗剛出生時便已注定,但冥冥中似有天意。1996年弟弟降生,被確診為腦癱患兒。為此,周曉麗開始自學腦癱康復知識,輔助醫生治療。她用“千萬遍教學法”教弟弟生活技能、學文化。慢慢地,弟弟不僅生活能夠自理,還學會了1000多個漢字。
2002年,在義烏市殘聯和衛生局的支持下,周曉麗正式成立義烏市殘聯腦癱康復部,這是義烏市首家腦癱康復機構。也正是從那時起,周曉麗偏離了從商的道路,成為一名沒有工資的特殊教師。
普通孩子的教育可以立竿見影,但腦癱孩子的康復與教育要想取得成功絕非易事。“雖然同患有腦癱,但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他們的康復方法也不同。”周曉麗告訴記者,腦癱康復部成立時她剛好懷孕兩個月。一些孩子生活無法自理,大小便經常會拉在褲子上,她總是強忍著嘔吐給孩子們換洗衣褲。
“有好多次,沒等這個孩子收拾完,另外一個又拉了。”周曉麗說,這樣的境況,總令她禁不住想要放棄,是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讓她堅持走到了今天,“他們開口說出第一句話、站起來邁出第一步,那種喜悅和成就感,無法用言語形容。”
和周曉麗在一起是孩子們最大的快樂,他們中最小的6歲,最大的已經24歲。在育智學校,“洗手帕”、“穿鞋帶”、“辨別男女廁所”等都是課程。在這里,教孩子就是從穿脫衣服和上廁所開始,而且得一次又一次不斷重復地教。
從癱軟在地到慢慢站立,從腳后跟不著地到放平走路,從閉口不言到會叫“爸爸媽媽”……腦癱康復部成立以來,全國各地數百名腦癱患兒慕名前來治療過,他們的康復和進步支持著周曉麗及所有老師的努力。
生活基本能夠自理后,這些孩子將來如何能夠自食其力?考慮到他們由于缺乏勞動技能,很難融入社會,在家庭中也會受到冷落,周曉麗又萌生了創辦殘疾人工療站的念頭。目前,工療站的籌備工作已經展開,周曉麗相信,雖然身患殘疾,但他們依然能夠用雙手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周曉麗 腦癱兒童 愛心媽媽 殘聯育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