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四月票房下滑 電影市場敲響警鐘
4月票房26.6億,同比下跌近30% 周培駿 制圖
中國影市經歷了一個悲傷的4月。截止到昨天27日,整個4月的票房26.6億。即使后面三天再加上3個億,也難破30億,比今年3月下跌22%,同比去年更是下跌了11億多,跌幅近30%!在所有人都喊著今年票房超美國成全球第一時,這無疑是潑下了一盆冷水——而且,4月下跌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也是中國電影市場如今日趨尖銳的問題。
青年報記者 陳宏
電影投資沒看上去那么美
其實,承接去年高速發展的票房,今年的全國電影市場在第一季度,表現非常搶眼:共產出票房144.93億,同比去年的96.63億增幅達50%。其中,1月電影市場收獲38.62億,為電影市場打響開門紅;2月在春節檔的引領下收獲68.94億元;3月雖處傳統淡季,但仍拿下37億多的票房。
這個增幅,也幾乎是去年全年的增幅。眾所周知,去年的增幅突然加大,達到近50%,遠超前兩年平均30%左右的速度。也因此,所有人都樂觀地認為,4月份雖然也是淡季,但至多是增幅放緩。
然而,正如本文開頭所提,4月份的數據極其慘。在總票房只有300億不到的2014年,就有4-5個月份的數據,超過了今年的4月份。
也許有人覺得,有漲有跌是市場的實際情況。但事實上,中國的影院建設和電影投資,是在高速增長的。像2015年影院建設日均增長超過22塊銀幕,此外,從新片的密集上映速度,也可見投資在迅猛增加,因此,只有票房數據增長,才能證明這些對影院和影片的投資,是有效的,一旦出現下跌,就代表有更多的投資方在“吃癟”。
影片質量跟不上觀眾需求
這個現象,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業內認為,市場過于興奮,但影片的質量,并不能跟上觀眾的需求。
4月份目前票房領跑的是迪士尼的大片《奇幻森林》,目前票房6億多,在如今好萊塢片集體低迷的狀況下,算是不錯的戰績了,但它的口碑很一般,根本不可能帶熱市場,像這些天它平日的票房都只有一千多萬。此外,《蝙蝠俠大戰超人》、《倫敦陷落》、《獵神》等好萊塢片都算比較慘淡。
而國產片方面,遭到的吐槽并不比好萊塢片少。像《我的特工爺爺》這種,也就開始能沖著明星陣容上來看看,一旦發現“被騙”,那種失望情緒,很容易就蔓延到其他電影身上,導致整體觀影訴求被降低。事實上,有幾部片子雖談不上驚艷,但如果在一個較熱的檔期,票房表現絕對不是現在這樣。再看本周末即將上映的幾部影片,有一些還沒上,就已經遭到各種電影新媒體的吐槽,想指望它們能帶領大盤來個小高潮,也不太現實。
而從大環境來說,現在的投資熱,導致了明星片酬居高不下,一部投資上億的片子,現在都只能算中等投資,而刨除明星片酬,用在制作方面的錢,實在是可憐。反映到市場上,也就變成了很多片子空有明星陣容,卻談不上故事架構、談不上制作效果,觀眾們多次被騙,也早已壞了胃口,在這方面,《澳門風云》系列算是開了一個壞頭。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票房下滑 電影市場 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