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主播實名制,會“將死”網絡直播嗎?
18日起,新浪、百度、搜狐等20家網絡直播平臺正式實施主播實名認證,同時承諾不為18歲以下主播提供注冊通道。在此之前,文化部將斗魚、YY等19家網絡直播平臺列入查處名單。種種跡象顯示,網絡直播監管越來越嚴格。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受此影響,網絡直播違規成本將越來越大,靠涉黃涉暴等“激進”內容吸引用戶的道路也越來越難走。(4月18日 中國新聞網)
主播實名制、加強內容的審核,無疑網絡直播平臺邁出自我凈化的第一步。直播平臺自覺向低俗、媚俗表演說不,當然值得點贊。然而,在贊賞之余,也有人對直播平臺的“命運”表示悲觀,覺得直播平臺向媚俗表演說不,等于是在“自殺”。拒絕“激進”表演,直播平臺就會死掉么?那些掙脫不掉“荷爾蒙經濟”依賴的直播平臺,當然會死。但更多的直播平臺,則會擺脫桎梏、走向藍海。
無須諱言,目前的網絡直播最吸睛、最撈金的部分,就是“激進表演”。也基于此,直播平臺都會有意無意給“激進表演”開綠燈。這也造成網絡直播的內容,陷入低俗化不能自拔,甚至直播造人、偷窺女生宿舍等有違社會底線的表演,屢見不鮮。但內容低俗化,既催生了直播平臺的暫時繁榮,也禁錮了網絡直播的進一步發展。一方面,低俗的內容,讓大量優質客戶有腳投票。另一方面,低俗的繁榮,也禁錮了內容創新。試想,僅靠媚俗表演就能賺錢,誰還會挖掘內容呢?
但網絡直播拒絕創新,不斷向媚俗沉淪,還有看得見的未來么?當然沒有。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道德的盲區,任由違法、媚俗的內容傳播,直播平臺一定會被相關部門依法關停,被客戶放棄。
可見,“激進表演”才是直播平臺真正的毒藥。而直播平臺向媚俗表演說不,則是最好的“解毒”。接下來,直播平臺要做的無非是兩件事。一是,依法自查自糾,讓低俗表演“下架”,進而修復直播平臺的聲譽,吸引優質客戶回頭。二是,提升主播的素質能力,用更優質、有創意、有內涵的內容,新引流量。比如,推出魔術、教廚藝、唱歌等直播節目,吸引更多客戶。
當然,整治直播環境,不能僅靠直播平臺自我凈化,主管部門更需主動出擊。一方面,要加大審核力度,加快直播平臺的自我凈化。比如,自律公約表示,“對現有主播未完成實名注冊者,明年6月1日前完成實名認證。”顯然,這份時間表過長,有敷衍拖沓的嫌疑。相關部門一定要從嚴管理,督促直播平臺,加快凈化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引導直播平臺內容創新。比如,引導網絡直播向教育、醫療衛生領域延展,促進直播平臺的轉型。
總之,網絡直播并無原罪,而將網絡直播搞亂的是庸俗的內容。相信向媚俗表演說不后,直播平臺不僅不會死,反而能甩掉的包袱、輕裝前行,用創新的內容、精湛的表演,新引來更多優質客戶,進而實現鳳凰涅槃。(薛家明)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網絡主播 實名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