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限童"升級 能否為未成年"星二代"撐起"保護傘"?
“限童令”真來了 爸爸還能去哪兒?
早在數月前,就有消息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將嚴控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日前廣電總局正式下發通知,將從節目數量、節目內容、播出時間等方面對真人秀節目進行引導調控,原則上不允許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參與的真人秀節目。
這份《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也不得在娛樂訪談、娛樂報道等節目中宣傳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據悉,該通知影響巨大,一些地方衛視表示,目前已對涉及的節目進行了相應調整,《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明星親子真人秀將不再制作播出。
綜合新華社
焦點關注
減少→嚴控,“限童”有了升級版
從《爸爸去哪兒》開始,國內明星親子真人秀節目數量增多,越來越多的“星二代”在電視屏幕上一夜爆紅,拍廣告、做代言、出席商業活動……在名利雙收的背后,有隱私曝光的尷尬,有被過度消費的苦惱,還有被資本“綁架”的無奈。
其實從去年開始,廣電總局就已經有相關文件出臺了。據悉,2015年7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關于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節目避免過度明星化,摒棄“靠明星博收視”的錯誤認識,不能把節目變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場所;并提出,真人秀節目應注意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盡量減少未成年人參與。
到了今年2月,知情人士又爆出了廣電總局將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的真人秀節目的消息。當時稱已出臺調控細則,有三個基本原則,“一是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的真人秀節目;二是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子女;三是不得在娛樂訪談、娛樂報道等節目中宣傳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如今,該調控得以證實。這份《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也不得在娛樂訪談、娛樂報道等節目中宣傳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這與2月份傳出的消息基本吻合。
幕后揭秘
“星二代”一夜成名,掩蓋不住“成長的煩惱”
為何廣電總局會出臺“限童令”?業內人士表示,這與節目后來帶來的眾多負面影響有關。尤其是自親子類真人秀備受觀眾寵愛之后,“星二代”一夜成名,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獲得的不僅僅是成名的榮耀,還有成長的煩惱。
探究近年來“星二代”霸屏現象,業內人士分析,明星親子類真人秀節目開創性地在屏幕上展現明星子女的生活狀況,極大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因而出現了跟風現象。然而,成名無疑是把雙刃劍,過早地進入公眾的視線,雖然獲得了名利,但孩子們無意識的言行和隱私卻被曝光,甚至遭受非議。這種貼標簽式的評價,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乃至身心健康。
不僅如此,面對洶涌而來的社會輿論,“星二代”逐漸了解到怎樣才會博得關注,怎樣才會贏得掌聲,其心理也在這一過程中被逐漸異化,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而且業內人士表示,滿屏真人秀看似是明星之間的比拼和競技,其背后卻是一場利用粉絲經濟的資本大戰。隨著真人秀對明星吞吐量日益增大,明星身價也直線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追求收視和利潤,節目做宣傳時也會利用明星子女的曝光“博眼球”進行炒作。
“星二代”霸屏也讓“星爸星媽”看到了“憑子貴”的另一種可能。原本聲名不顯的一位參與者,因會帶孩子、會做飯的形象深入人心,身價在兩個月間飆升近百倍;有的“星二代”與父母一同現身一檔綜藝節目時,出場費已是父母出場費的總和……“在消費主義語境下,觀眾通過消費以實現明星經濟價值與形象符號價值的結合,至此兒童成為明星,也成為被消費的商品。”相關專家說。
深遠影響
這是為未成年孩子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廣電總局的“限童令”無疑給明星親子真人秀澆了一盆冷水,“星二代”霸屏時代或將由此終結。其實,給跟風嚴重的明星親子真人秀降火的呼聲早已不絕于耳。對于此次“限童令”的出臺,專家指出,“限童令”并非要限制“星二代”的未來發展,也并非取消孩子成長的平臺,而是為了確保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引導。“限童令”既是對名人子女的保護,也是對電視機前的兒童的保護。
從事綜藝節目投資的葉榕投資創始人黃歷表示,從長遠來看,真人秀節目“限童令”會對綜藝節目起到正確的引導及匡扶作用,也為尚未成年的孩子撐起一把“保護傘”。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真人秀節目在追求高收視率的同時,還應搭載更多價值內容,注入更深遠的精神內涵和社會意義。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限童令 爸爸去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