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中醫藥治療有助抗擊腫瘤并發癥

2016年04月15日 08:56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網北京4月15日電(王坤朔)惡性腫瘤已連續8年成為北京居民死因的首位,而在患者對抗腫瘤的過程中,幾乎都會出現數種并發癥,給患者帶來極大的身心折磨。很多患者就會尋求中醫藥來緩解腫瘤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癥和副反應,緩解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在4月17日世界腫瘤日到來之際,北京市科委公布了歷時三年的“中醫藥提升惡性腫瘤療效系統研究”項目成果,為中醫藥綜合治療腫瘤常見并發癥提供了科學研究基礎。據項目牽頭人之一、北京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楊國旺介紹,中醫藥提升惡性腫瘤療效系統研究”項目以臨床常見腫瘤并發癥為研究對象,將中醫藥治療提高惡性腫瘤并發癥有效率作為研究切入點,以提高腫瘤整體療效和患者生活質量為核心,開展了13項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的臨床研究,即研究解決13項腫瘤常見并發癥。有20余家中西醫醫院、機構參與研究。“這次項目,是通過科學研究的方法,力圖拿出科學的數據、證據來證明中醫藥在惡性腫瘤綜合治療中的客觀作用,挖掘中醫藥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的特色。”楊國旺表示。

中醫藥廣泛應用于腫瘤治療各階段

據楊國旺介紹,中醫藥治療腫瘤主要集中在三個階段:針對晚期患者,中醫藥能幫助患者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針對完成西醫手術、放化療等規范治療后,長期應用中醫藥能延緩復發和轉移的時間,或降低復發轉移的幾率;針對希望用中醫藥來減輕并發癥痛苦的患者。

據了解,在惡性腫瘤的發展和治療過程中,幾乎每一位患者都會出現數種并發癥,由于腫瘤本身進展而導致的并發癥包括疲乏、疼痛、貧血、血栓等,因腫瘤治療導致的并發癥包括惡心、嘔吐、腹瀉、骨髓抑制、皮疹等,這些并發癥的出現明顯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腫瘤的治療,某些并發癥甚至是影響遠期預后的獨立因素。“很多腫瘤患者尋求中醫藥也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痛苦。”楊國旺表示。

今年68歲的夏女士在2011年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手術,需要做內分泌治療,在治療期間她感覺到了明顯的副作用,骨痛明顯,無法蹲起。“我來到北京中醫醫院接受中醫藥的治療后,感覺調理的效果非常好,骨痛等癥狀都逐漸緩解了。”夏愛娣說。

目前在北京中醫醫院腫瘤科住院的王女士也是為了減輕痛苦而來尋求中醫藥治療的。王女士在接受西醫放化療治療后控制住了病情,但并發癥和副反應嚴重,關節疼痛僵硬,無法自己翻身,惡心、腹瀉,通過中醫藥的調理,有明顯改善。“我個人感覺中藥的副作用更小,中醫的治療也更人性化。”王女士表示。

科學數據驗證中醫藥抗腫瘤并發癥有效性

據了解,自2010年起,北京市科委聯合北京市衛計委通過開展“十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工作”,解決市民重大健康問題的科技需求,通過重點支持臨床應用研究,促進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疾病防治各個環節的科技攻關與管理的有效銜接。

由于惡性腫瘤日益威脅人們的健康,北京市科委于2013年啟動了“中醫藥提升惡性腫瘤療效系統研究”重大項目,由北京地區中、西醫腫瘤防治單位共同參與,研究過程中獲得的了總計1990例臨床病例信息,形成了中醫藥治療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相關骨關節癥狀、消化系統腫瘤術后胃癱等提高惡性腫瘤并發癥治療有效率的治療方案,形成了放射性皮膚損傷、手足綜合征、周圍神經毒性等中醫外治惡性腫瘤及其治療相關并發癥特色技術規范。

研究結果驗證了一系列中藥制劑的臨床療效。例如,廣安門醫院的“二黃煎”噴霧對于放射性皮膚損傷疼痛、水腫及受試者中醫臨床癥狀的療效優于比亞芬,且價格低廉;“參草手足潤膚膏”可有效地緩解手足綜合征的臨床癥狀,尤其在改善感覺遲鈍、麻木感、針刺感、燒灼感、紅斑、腫脹、干燥脫屑、潰瘍、疼痛癥狀有較明顯的改善和緩解作用;北京中醫醫院的“益腎健骨顆粒”能夠明顯改善芳香化酶抑制劑引起的骨骼肌肉關節的疼痛、僵硬及功能下降,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東方醫院的“胃癱外敷方” 穴位貼敷治療消化系統腫瘤術后胃癱,解決術后患者進食問題,幫助患者盡早康復出院,藥物使用方便、療效確切,且經濟實惠;中日友好醫院的“實脾消水膏”在改善惡性腹腔積液患者腹脹、腹痛,以及食欲減退上具有顯著作用。這些有效制劑將有望開發成院內制劑或新藥,為更多患者服務。

“本次項目所研究的技術、藥物可以進一步轉化,有些可以寫進診療規范和指南,進一步推廣研發,也可以轉化給生產經營單位,讓更多患者獲益。”楊國旺表示。    


編輯:趙彥

關鍵詞:中醫藥治療 有助抗擊腫瘤并發癥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丁狠狠桃花久久综合网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第二页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色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